高中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2张.ppt

高中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 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课件共32张.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第 12 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高中统编 版 中外历史纲 要 上 第 12 课辽宋夏金元的 文化【 课件】 共 张 PPT) 高中统编 版 中外历史纲 要 上 第 12 课辽宋夏金元的 文化【 课件】 共 张 PPT)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新课导入:学习古诗词感悟历史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复习:儒家思想的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江 南 春 唐 ?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南朝四百八十寺 , 魏晋南北朝,佛教盛行,在吸收儒学精神 ,渐趋本土化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主 要在受苦受难的民众中 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 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 式。魏晋南北朝,道教 在民间广为传播,受到 儒学影响,主张“贵儒 ”“尊道”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道教在民间传播: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佛道盛行的缩影 ──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南朝梁开国君主。自 幼饱读 儒 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教,对阴 阳、五行、星算无所不通,经常屈驾拜访 著名 道 士陶弘景,以至于时人将陶称为“ 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释 佛 ,随 着他“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 ,他推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佛教和道教在民间传播: 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 传播,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隋朝 儒学家 提出 “三教合一” 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 受到挑战(官方) 唐代中期, 韩愈率先 提出复兴儒学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1. 背景:从三国到五代,以阐释经书 字句为主的 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社 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2. 兴起:从北宋中期起, 一批学者掀 起了 儒学复兴运动 3. 主张:他们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 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 别是 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 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 面的作用 4. 口号:提出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 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 太平” 的口号 一、儒学的复兴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理学”一词的概念: 程朱理学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 的新儒学。 道、佛 儒(根本) (目的)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程朱理学”一词的由来: 程颢、程颐对理学的 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 并成为集大成者。所以将其通称为“程朱理学”。 程颐 程颢 朱熹 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1 、北宋时期 —— 程颢、程颐 ( 1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 ( 2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存天理,灭人欲” ( 3 )认识论:“格物致知”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2 、南宋时期 —— 朱熹,集大成者 思想:( 1 )“三纲五常是天理” ( 2 )“存天理,灭人欲” 著述:《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影响:成为官方哲学;传播海外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程朱理学 理的本质: 理的表现: 穷理方法: 世界的本原,天下万物都要遵 循、永恒存在的普遍原则。 (在社会上)儒家道德伦理 (在人身上)人性 格物就是了解万事万物的道理即穷理 ! 致知就是心里明白了 ! 接触万事万物、体会各种知识、加深对“理” 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个人修养要敬畏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格物致知”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一、文学 ( 1 )概况:唐代已经出现,五代到两宋得到发展,宋 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 2 )特点 词的特点 内容变化 一种新体诗歌,句子长短不一, 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 ,叫做词牌 从北宋开始,变化较大,风格多 样,内容广泛 北宋前,内容大多是描写女性伤 离怨别的心境或花前月下的景色 1. 宋词 二、文学艺术 利辛县第一中学 任俊 人物 时代 贡 献 苏 轼 北宋 ( 1 )词风豪迈而飘逸,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 合( 2 )改进了词的创作,扩大了词的境界,提高 了词的格调 李 清 照 两宋 之交 ( 1 )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2 )反映当时战乱 带来的灾难,抒写深沉的忧患情怀,在当时产生 了较大的影响 辛 弃 疾 南宋 ( 1 )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 词境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 磅礴,震撼人心( 2 )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 能和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