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预防] (三)保护易感人群 痢疾菌苗疗效一般不够肯定。近年来主要采用口服活菌苗。有人创用志贺菌依链株减毒活菌苗口服,可产生IgA,以防止痢菌菌毛贴附于肠上皮细胞,从而防止其侵袭和肠毒素的致泻作用。保护作用仅有6个月。国内有的采用X线照射及氯霉素或亚硝胍诱变等不同方式获得减毒变异株,用于主动免疫,已获初步效果。 * 护理诊断 1 体温过高 与痢疾杆菌感染有关。 2 组织灌注量改变 与痢疾杆菌释放内毒 素导致微循环障碍有关。 3 腹泻 与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病变有关 * 护理措施 1 隔离 消化道隔离 2 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应该严格卧床休息,专人监护,安置患者平卧位或休克位,注意保暖。 3 予以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生冷、多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淡盐水。严重腹泻伴呕吐者暂禁食,静脉补充所需营养,待病情缓和后调整饮食。 * 护理措施 4 病情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神志、面色,抽搐先兆及其发作特点,瞳孔大小、形状、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对光反射、记录24小时出入量。 5 对症护理 (1)高热 (2)腹泻 (3)循环衰竭 * 护理措施 (3)循环衰竭 ①体位:取平卧位或休克位;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③抗休克治疗的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扩容、纠酸等抗休克治疗。扩容时根据血压尿量随时调整液体滴速,并注意观察脉率、呼吸次数、肺底罗音等,防治肺水肿发生。在扩容及纠酸的基础之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并注意药物浓度、滴速及不良反应。 * 护理措施 (4)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吸氧。若有呼吸停止者,应配合气管切开、气管插管、予以机械通气。 * * 细菌性痢疾 * 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06期 目的了解河北省正定县农村地区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方法于2002年对河北农村地区进行了以人群和医疗机构为基础的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监测。对同意参与研究的腹泻病例采集大便标本,分离、鉴定志贺菌并确诊菌痢病例。计算年龄别菌痢发病率。并对确诊菌痢病例进行90 天随访,监测菌痢相关的后遗症。结果全年共调查10105例腹泻病例,人群腹泻率133/1000人每年。其中,0岁组腹泻率最高为1 388/千人年;其次为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为618/千人年。共确诊菌痢331例。3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为32/千人年,其次为60岁以上老年人,为7/千人年。结论细菌性痢疾在正定县农村地区所导致的疾病负担巨大,远远高于传染病报告的发病率。应考虑针对5岁以下儿童及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疫苗免疫,以控制该地区志贺菌感染与流行。 *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故亦称为志贺菌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及里急后重等。严重者可以出现感染性休克或者中毒性脑病。 * 病原学: 志贺菌属细菌亦称痢疾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多有菌毛,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依据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志贺氏菌、福氏菌、鲍氏菌、及宋内氏菌,以及43个血清型(不含亚型)。 * 流行病学 传染源 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传播途径 消化道传播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不同菌群及血清型无交叉免疫,故易重复感染。 流行特性 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为中青年。 *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胃,易被胃酸杀灭,未被杀灭的细菌到达肠道,正常人肠道菌群对外来菌有拮作用;肠粘膜表面可分泌特异性IgA,阻止细菌吸附侵袭。当机抵抗力下降,或病原菌数量多时,痢菌借助于菌毛贴附并侵入结肠粘膜上皮细胞,在细胞内繁殖,随之侵入邻近上皮细胞,然后通过基底膜进入固有层内继续增殖、裂解、释放内毒素、外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毒血症。 * 病理特征 1.急性期菌痢 急性病变可累及整个结肠,尤其以乙状结肠与直肠为显著,呈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