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的诗意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
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
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全词从视觉、 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
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 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作品内容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
调名取自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西江是长江的别称,调咏吴王西施的故事。
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晚香时候玉炉三涧雪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平仄两协。
后阕字句作法与前阕相同。
⑵黄沙道:指的是从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的茅店到大屋
村的黄沙岭之间约 20 公里的乡村道路, 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
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句:意思是明亮的月光惊醒了睡在树枝上的喜鹊。
语出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别枝,斜枝。
⑷鸣蝉:蝉叫声。
⑸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⑹忽见:忽然出现。
见,同现,显现,出现。
白话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
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
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 ?拐了个弯,茅店忽
然出现在眼前。
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
词。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
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
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 (1181 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
到上饶带湖家居, 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作品鉴赏整体赏析此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
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
存约五首,即:《生查子 ·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 ·黄沙岭》一首,《鹧
鸪天 ·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
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
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 ;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
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
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
得令人悠然神往。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
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
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
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
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
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
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 运用对仗手法, 以加强稳定的音势。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
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
的乡土气息相吻合。
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
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
前。
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
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
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
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
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
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
穷。
从表面上看, 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
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听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