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技术复习提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冷: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从低于环境温度的空间或物体中吸取热量, 并将其转移给环境介质,制造和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技术,并使之维持在这一低温的过程。 制冷技术:是为适应人们对低温条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制冷机:实现制冷所需的机器和设备。 制冷齐I」:制冷机中把热量从被冷却介质传给环境介质的内部循环流动的工作介质。 制冷循环:在制冷机中,制冷剂周而复始吸热、放热的流动循环。 制冷压缩机:用机械的方法使气体压力升高的一种机器。 载冷齐I」:将制冷系统所产生的冷量传递给被冷却物体的媒介物质或中间介质 1、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量问题)(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热能与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行转换时,能的总量保持恒定。 Q1+W= Q2 2、 热力学第二定律(质量问题) 热不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热力系统:将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割出来,这种人为分离出来,作为热力分析的 对象,就称作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分类: 绝热系统:热力系统与外界无热量的交换。 孤立系统:热力系统与外界既无能量交换,又无物质交换。 状态参数: 1、 比容积v:单位质量的物质所占有的容积。 2、 压力p:工质单位面积上所垂直作用力。 3、 温度T:物质热程度的量度:T(K)= t ( C )+ 273.15 4、 热力学能U:工质内部储存的能,与粒子的微观运动和空间位置有关。 5、 焓h :特定温度为起点时,物质所含有的总热量。 6、 熵s :外界加进物质系统内的热量,和加入时与该物质的绝对温度的比值。 可逆过程:是指热力学系统在状态变化时经历的一种理想过程。热力学系统由某一状态 出发,经过某一过程到达另一状态后,如果存在另一过程,它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即 使系统回到原来状态, 同时又完全消除原来过程对外界所产生的一切影响, 则原来的过程称 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无论采用何种办法都不能使系统和外界完全复原, 则原来的过程称 为不可逆过程。 系统与外界传递能量的方式:作功,传热。 功:通过工质的容积变化(膨胀或压缩)来实现的。 热量:系统与外界之间仅仅由于温度的不同而传递的能量。 C点为临界点 Tc为临界温度 M为临界压力 r液休加热段.液态,未饱和水 r城和液体线,眾斎.憧和水 r-r?R化阶段,气液混合”湿饱和叢汽 1恤和墓气銭,气志,干饱和堇气 f — i过热阶段,气萄 过热蒸气 匚点为临界点定温践(?)定比容线定燔綾?定压銭定焙践定干度线 匚点为临界点 定温践(?) 定比容线 定燔綾 ? 定压銭 定焙践 定干度线 压焓图(Igp — h图): 逆卡诺循环一一制冷机的理想循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得: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 不付代价地、从一个低温物体传到另一个高温物 体,如果要实现这样一个反向的过程,就必须要有一个消耗能量的补偿过程。 研究逆向卡诺循环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热力学上最完善的制冷循环, 作为评价实际循环效率 高低的标准。 制冷系数和哪些因素有关(高低热源) 在制冷循环中,制冷齐以被冷却物体中所制取的冷量 q0与所消耗的机械功 w之比值称为制 冷系数,用代号表示: =q0 _ T0 w T-To T:环境温度TO:制冷温度qO:低温热源放出的热 w:外界对低温逆卡诺机 做的功 标准单机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两个特点 1、干压缩行程代替了湿压缩行程 2、节流过程代替了膨胀过程 为什么湿压缩循环在实际中不受欢迎 采用湿压缩行程时, 湿蒸气进入气缸,热的气缸壁与冷的湿蒸气进行强烈的热交换。 使压缩 机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采用湿压行程时,大量液态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气缸, 可能引起“液 击”现象,而使压缩机发生事故。 故实际蒸气制冷机都要求压缩机在干压缩行程下运转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温熵图点1 :干蒸气(TO, pO )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温熵图 2:绝热压缩(T f, p r) 点2 :过热蒸气(>Tk, pk ) 3:冷却阶段(T J, pk) 点3:干蒸气(Tk , pk) 4:冷凝阶段(Tk , pk) 点4:饱和液体(Tk , pk) 4 - 5:节流过程(T J , p J ) 点5:湿蒸气(TO , pO) 5- 1:吸热汽化过程(TO , pO ) 圧焓图 吸热量 qo= hl-h5= hl — h4 放热量qk= h2— h4 输入功w= h2— hl 1— 2:压缩过程,定S 2 — 3 — 4:冷却冷凝阶段定p 4 — 5:节流过程,定h 5—1:蒸发过程,定p, T 什么是ODR GWP 0D啟氧消耗潜值,用于考察物质的气体散逸到大气中对臭氧破坏的潜在影响程度。规定 R11的臭氧破坏影响作为基准,取 R11的ODR直为1,其他物质的 ODR是相对于R11的比较 值。 全球变暖潜势(GWP) 基于充分混合的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