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ppt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忠义思想 在《三国演义》中,既有下层人民群众互相扶持帮助的信义,也有上下隶属关系的“恩义”和“忠义”。 诸葛亮形象的非常突出的“恩义”和“忠义”思想。他与刘备的关系,是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典范,达到了儒家提出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的最高境界。 对于各个集团中的人物,只要表现出忠心不事二主,作者就加以赞扬。 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评《三国演义》的14种“妙”处 1.《三国》一书,有追本穷源之妙。 2、《三国》一书,有巧收幻结之妙。 3、《三国》一书,有以宾衬主之妙。 4、《三国》一书,有同树异枝、同枝异叶、同叶异花、同花异果之妙。 5、《三国》一书,有星移斗转、雨覆风翻 之妙。 6、《三国》一书,有横云断岭、横桥锁溪之妙。 7、《三国》一书,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 8、《三国》一书,有浪后波纹、雨后霡霂之妙。 9、《三国》一书,有寒冰破热、凉风扫尘之妙。 10、《三国》一书,有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 11、《三国》一书,有隔年下种、先时伏着之妙。 12、《三国》一书,有添丝补锦、移针匀绣之妙。 13、《三国》一书,有近山浓抹、远树轻描之妙 14、《三国》一书,有奇峰对插、锦屏对峙之妙。 一、人物形象 “三绝”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 1、曹 操 奸 绝: 奸诈 奸雄 曹操“奸诈”表现 残暴、嗜杀成性,极端利己主义: 恩将仇报杀吕伯奢;坑杀降卒;血洗徐州;“衣带诏”株连家族,勒死孕妇; ○疑而杀人:水军都督蔡瑁、张允 ○梦中杀人:贴身侍卫 ○佯醉杀人:乐官师旷。 ○借刀杀人:名士祢衡 ○伺机杀人:行军主簿杨修 ○借“物”杀人:管粮官王垕 曹操“奸雄”表现 有胆识、有魄力、有才华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A. 军事上的雄才大略,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B.识才,爱才、重才 不杀陈琳而爱其才,不追关公 曹操 大宴铜雀台 横槊赋诗 刘备 仁义明君, 忠厚长者 鲁迅: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刘备 ——“仁君”典范: “仁”为赢得民心手段: 理政新野:“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 当阳撤退:携民渡江:“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兵进西川:“秋毫无犯”,百姓“焚香礼拜”。 “仁”为安身立命准则:宁失军师不强徐庶所难;不顾幼子唯恐赵云有失;三让徐州而不受,出入荆州而不夺,兵临西川不忍取。 《三国演义》第60回刘备说: 今与吾水火相攻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于天下,吾不忍也。 关云长 义绝 义不负心, 忠不顾死。 关云长——”义“的化身 毛宗岗《读三国志法》:“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张辽问:“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关羽回答说:“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岂可共论乎?”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功名”。 诸葛亮 智 绝 人格上重“忠义” 诸葛亮 ——“忠”的楷模 对蜀汉“竭尽忠诚,至死方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辅佐刘备:忠心耿耿,克尽臣职守。 辅佐刘禅:力撑危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 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 讲授:刘红娟 * (魏晋南北朝) 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 (唐代时期) 李朝威的《柳毅传》 元稹的《莺营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宋代时期) 笔记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 凌蒙初的“二拍” (明代时期) 长篇小说 (明、清时期) 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一.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小说的早期形态 1、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以及这种观念对古代小说发展的影响 古代的小说概念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 (1)是一些琐碎浅薄的小言小论; (2)是一些不合于政教得失的大道理的小道理,但有关修身齐家; (3)来自民间,主要在民间流传。也就是说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