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 刘红娟 讲授 讲授要点 一、白朴与《墙头马上》 二、马致远与《汉宫秋》 三、纪君祥与《赵氏孤儿》 四、郑光祖与《倩女离魂》 一、白朴与《墙头马上》 王实甫与白仁甫虽一样藻彩焕发,但其间风趣自异,……王的曲辞于艳丽中饱含俊秀清纯,白仁甫的曲辞于艳丽之中寓豪放磊落之气。 ——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 《墙头马上》取材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白居易作品中有文士自惭,表现出对被抛女子的同情: “为君一日思,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但主题也还是很鲜明 :“止淫奔也”,主要是道德教化之作,与元稹《莺莺传》(《会真记》)一样,表现的是中唐文士共同的时代心理。 李千金叛逆形象: 一、初见裴少俊表现出的大胆直率:“既待要暗偷期,咱先有意,爱别人可舍了自己。” “舍残生还却鸳鸯债。” 二、当事在公公前败露后的坦荡从容,主动上前争取主动,表现为:据理力争、斥责孤陋、强烈执着。 三、裴家父子登门谢罪时,李千金的挖苦戏谑。 李千金较之崔莺莺,性格更为大胆主动,刚强不屈以及泼辣奔放。但剧情以裴、李两家原先已定有婚约,把裴、李的自由结合处理成与家长婚约一致的结合姻缘,从而降低了剧作的社会意义。 二、马致远《汉宫秋》 作者简介 马致远(1264?——1321),号东篱,大都人。其经历了蒙古时代的后期及元政权统治的前期。青年时追求功各,对“龙楼凤阁”抱有幻想;中年时期,一度出任江浙行省务官;晚年则淡薄名利,以清风明月为伴,自称“东篱本是风月主,晚节园林趣”,向往闲适的生活。 创作: 马致远所作杂剧15种,现存7种,即《汉宫秋》、《陈抟高卧》、《任风子》、《荐福碑》、《青衫泪》、《岳阳楼》,以及《黄梁梦》(与人合作)。其《误入桃源》杂剧尚存残曲一支。散曲作品被辑为《东篱乐府》传世。 《汉宫秋》的题材来源、主题及改编 来源: 《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关于昭君出塞的史实,载于《汉书·元帝本纪》、《匈奴传》和《后汉书·南匈奴传》。东汉以后,几乎每个朝代都有咏叹昭君的文学作品出现。 《汉宫秋》的主题 《汉宫秋》的主题,颇多争议。 一是爱情悲剧论,北大55级学生集体编写的文学史和科学院编写的文学史,都倾向于第一种说法; 二是爱国主义论,游国恩主编的文学史、顾学颉著的《元明杂剧》、王季思等人编的《元杂剧选注》和钟林斌著的《中国古典戏曲名著简论》皆持第二种看法的。 三是民族压迫论。《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发表了《昭君自有千秋在》一文,该文认为它是大民族感情和封建道德观念的体现,对它持否定态度。 《汉宫秋》的思想内容 《汉宫秋》写汉元帝命毛延寿广选天下美女入宫,并画图像,以备召幸。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贿赂毛延寿,毛延寿便故意将王昭君画丑,使她得不到召幸。一日,元帝循琵琶声寻见王昭君,二人情爱甚笃。毛延寿畏罪逃跑,把王昭君的美人图献给匈奴单于,并挑唆单于前来索要王昭君。 单于果然带兵前来,由于朝中无人可以领兵退敌,汉元帝只好忍痛应允。王昭君出发时,汉元帝在霸陵桥为她饯行,恋恋不舍。王昭君行至番汉交界处投河而死。深秋,汉元帝在宫中供赏王昭君图像,梦中与她相会,醒来听见孤雁哀鸣,倍添惆怅,乃杀死毛延寿,祭奠昭君。 《汉宫秋》的改编: 《汉宫秋》与历史记载有许多不同: 1、历史上昭君的出身是良家子弟,家境富裕;《汉》中士贫穷的农家女儿。 2、历史上,毛延寿是普通的画工;《汉》中毛是中大夫,奉命征收美女。 3、《后汉书》记载王昭君一直未受到汉元帝宠爱,“积悲怨”而出塞;《汉》中王昭君是汉元帝的宠妃,国难当头主动请缨。 4、史书记载王昭君出塞后封为阏氏,生一男二女;《汉》中则是王昭君投河自尽。 (如何评价《汉宫秋》?史剧与历史的关系) 剧情、人物形象的改变: 《汉宫伙》改变了胡汉之间的力量对比。首先,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象征,写历史兴亡的感情,马致远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 其次,在剧情的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到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了汉元帝失去了王昭君时的悲愁根源。 在《汉宫秋》中,马致远设置了帝王“不自在”的戏剧情境,流露出对平民生活的羡慕。随着剧情的推进,作者逐步转换了汉元帝的感情色彩,让一个拥有三宫六院的皇帝,更多地表现出普通人的情感愿望,从而引发人们对他更多的同情,在他身上看到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剧。 再回到主题 通过汉元帝与王昭君的爱情故事,歌颂王昭君的爱国精神,鞭挞毛延寿叛国分裂的罪行,表现要求民族融合和好的愿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跨学科实践: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课件.pptx
- ECAM23.420.SB ECAM23.420.SW Chinese manual德隆全自动咖啡机说明书.pdf
- 2025年春新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课件 8.2 俄罗斯(第1课时).pptx
-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措施【精选文档】.pdf
- 棉花叶面肥的选择与使用.pptx
- 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表.pdf
- 市政道路施工测量的方案.doc VIP
- 2025年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精心编辑).pdf
- 食品配送售后服务承诺.docx VIP
- 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