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讲授:刘红娟 第一节 南戏概述 一、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二、南戏的体制 三、早期南戏作品 一、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1、什么叫南戏? 南戏是北宋末叶到元末明初主要在中国南方流行,以南曲为声腔的戏曲形式。它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称“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称为南曲戏文,简称之为南曲、南戏文、南戏、戏文。 2、南戏形成的时间 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 (赵闳夫,宋光宗赵惇的同宗堂兄弟) 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 3、南戏的发源地与流行区域 发源地:温州地区 流行区域:东南沿海地区 杭州:例如:“至戊辰、己巳间,《王焕》戏文盛行于都下,始自太学有黄可道者为之。”——元?刘一清《钱塘遗事》 福建:据钱南扬先生的考证,传入泉州是在南宋中叶以前,南宋末传入大都。 不过在整个元代,南戏主要的流行地区仍然是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与东南沿海地区。 二、南戏在体制上的特点: 1、剧本体制:曲文、宾白、介; 2、结构体制:场次结构称为“出”,以脚色的上场到下场为一段落,取“出而复入”之意。出数不限,一部作品十几出或者几十出(如《张协状元》53出,《小孙屠》21出,《琵琶记》43出);第一出 “副末开场”、“家门大意”。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 3、音乐体制:曲牌联套 一出用多宫调的曲子组成多套曲,每套大抵三、五曲,一出中不限通押一韵; 多用南曲,风格比较轻柔婉转;也杂用北曲,称“南北合套; 在乐器的伴奏上,南曲是以鼓板、萧为主的,北曲主要是以弦索为主; 4、行当体制:生、旦、净、末、丑、外、贴 5、演唱体制:上场各种角色皆可演唱,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合唱、轮唱、对唱、复唱、分唱、接唱; 三、早期南戏作品 创作概况: 主要是民间创作,刊刻付印的机会不多,加上统治者的禁毁,正统文人的歧视,宋元之际的战乱,保存下来的剧本很少。 从现存的剧目来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部分,而表现金戈铁马的英雄题材则极少见。 钱南扬《戏文概论》:宋元南戏存目238种,其中,有传本的19种,只有佚曲的有134种。 宋代的作品,六种:《赵贞女蔡二郎》、《王魁》、《王焕》、《陈巡检梅岭失妻》、《乐昌分镜》、《张协状元》,《张协状元》有剧本流传。 大部分作品是南宋以后元末以前的作品。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 《永乐大典》收南戏33种,被八国联军劫焚。1920年叶恭绰在英国伦敦一小古玩店购回三剧,1931年古今小品书籍印行会刊行。钱南扬有校注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唯一完整的南宋戏文《张协状元》 南宋温州九山书会才人所作 人物:张协 王贫女 宰相王德用 全本用南方流行的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 中间有许多游离于剧情之外的科诨穿插 情节分两条线索进行 《宦门子弟错立身》 作者不详,题古杭才人新编。 人物:金朝河南府同知之子完颜寿马、女艺人王金榜 《小孙屠》 也称《遭盆吊没兴小孙屠》,作者署名古杭才人编。 人物:开封孙必达、必达之妻、婢女、必贵(人称小孙屠) “南北合套” 小结: 元灭南宋后,北杂剧南下,与南戏相汇于杭州为中心的南方戏剧圈,杂剧以其新鲜的内容和精练的形式,获得了南方观众的青睐,南戏便一度衰落了。 到了元代后期,南戏形式上的优势日益体现,人们的兴趣从杂剧转移到南戏,知名文人也参与南戏的创作与改编,产生了《琵琶记》、《拜月亭》等作品,标志着元代南戏继杂剧之后走向兴盛时期。 讲授要点 一、作者生平 二、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三、《琵琶记》的主题 四、主客观的背离 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六、《琵琶记》的影响 琵琶记刻本明末吴兴凌濛初朱墨套印本书影1 琵琶记刻本明末吴兴凌濛初朱墨套印本书影2 一、作者生平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曾求学于理学家黄溍。至正五年(1345)中进士,做过多任地方官。约在至正十六年(1356)之后,隐于宁波栎社,以词曲自娱,并创作了《琵琶记》。此外,据徐渭《南词叙录》,他还作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今佚。诗文集《柔克斋集》共20卷,亦散佚,今存五十馀篇。 二、从《赵贞女》到《琵琶记》 宋代戏文《赵贞女蔡二郎》情节: 蔡二郎应举中状元,贪恋功名利禄,抛弃双亲和妻子,入赘相府。其妻赵贞女在饥荒之年,独力支撑门户,赡养公婆,竭尽孝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聊斋志异.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金瓶梅.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水浒传.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水浒传 (2).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十二章 明清小说.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四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ppt
- 《中国古代文学Ⅳ》课件:第一章 元杂剧概说.ppt
- 语言学纲要习题集.doc
- 秘书三级操作技能试卷评分标准0805.doc
- 秘书三级操作技能试卷0805.doc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15招 玩转逻辑推理 (2).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第5单元 混合运算.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5单元 5.1 没有括号的同级运算 (2).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2单元 2.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素养冲关练 除法计算与应用.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3单元 阶段素养提升练(4).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6单元 6.1.4试商.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基础8分钟 第 6 单元 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方法技能分类评价 4.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及用估算解决问题.ppt
- 北师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极速提分法 第2招 余数的妙用(二).ppt
-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1.2 投票收集数据、统计数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