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5页 共 NUMPAGES 5页
6.1 芣苢
1.把下列加粗字注
①芣(______)苢(______)②掇(______)③捋(______)④袺(______)⑤襭(______)
⑥阴霾(______)⑦场圃(______)⑧村酤(______)⑨闭廪(______)
2.词类活用(1)动词的活用
①三夜阴霪败场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毁坏
②一杆晴日舞比邻??????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的活用
③急炊大饼偿饥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多博村酤劳苦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①薄言采之(助词,无实义)②薄言掇之(选取)③赖有诸孙替老人(依靠,依赖)④急炊大饼偿饥乏(赔偿)⑤多博村酤劳苦辛(求取)⑥赋诗怜汝足精神(爱怜)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④D.②⑤⑥
4.下列对《芣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从一棵一棵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路辛苦,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律等方面,显示出极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诗经》是诗,不是经,这在今天是很明确的。但__________。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被当作教化的工具
②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③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④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⑤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A.①⑤③④② B.③⑤④②① C.②④①③⑤ D.①③⑤②④
6.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1)《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河广①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谁谓宋远,豉余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②。
空谁谓宋远,曾不崇朝③。
【注】①本诗选自《诗经·卫风》,作者应为一位客居卫国的宋国人。②刀:通“舠”,指小船。③崇朝:终朝,来回不过一个早晨。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伫立在河边,眺望家乡,唱出这首诗以抒发胸中的哀怨。B.第一章中“一苇杭之”是说用一片芦苇就可以渡过黄河了,形象地表露出作者对故乡的无比思念之情。C.第二章中“曾不容刀”是说黄河那么狭窄,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作者以此表现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全诗只有两章,却使用了比喻、重章叠句等多种手法。诗歌通过反复问答,倾诉了作者家乡易达却思归不得的苦闷之情。(2)有人说本诗的最大艺术特色是“夸张”修辞的运用,请作具体分析。
8.小作文
以“我”“夕阳”“河水”“远山”四个意象为必要元素,描写一个场景,表达一种情感。要求:①有心理描写;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有意境;④15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fú ? ?yí ? ?duō ? ?luō ? ?jié ? ?xié ? ?yín ? ?pǔ ? ?gū ? ?lǐn
2.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欢欣鼓舞;
(2)③形容词用作名词,词饥饿困乏的外孙????④形容词用作名词,勤苦辛劳的外孙;
3.答案:B
4.答案:B解析:“反映出当时的劳动者身负沉重的压迫”于文无据。
5.答案:D解析:通读语段,可知第一空应填的句子与“但”前面的语句为转折关系,故①句应填在第一空。由⑤句中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及第三空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9-20 第1单元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ppt
- 19-20 第1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一) 学写诗歌.ppt
- 【教学课件】红烛示范课件.pptx
- 2019年秋人教版(2019新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教学课件:第一单元 第2课 基础知识梳理 (共11张PPT).pptx
- 《作业推荐》——2.4致云雀 (原卷版).docx
- 《作业推荐》——2.4致云雀(解析版).docx
- 统编版(2019)高中语文上册 《沁园春•长沙》 学案(无答案).docx
- 统编版高一语文《百合花》学案(无答案).docx
- 统编教材《哦,香雪》学案(无答案).docx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4.1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6.2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7.1 短歌行.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7.2 归园田居(其一).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8.2 登高.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8.3 琵琶行.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9.1 念奴娇_赤壁怀古.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9.2 永遇乐_京口北固亭怀古.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0.1 劝学.doc
-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1.1 反对党八股(节选).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