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0.1 劝学.docVIP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10.1 劝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PAGE 5页 共 NUMPAGES 5页 10.1 劝学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虽有槁暴(晒) ②以为轮(使……弯曲) ③吾尝跂而望矣(抬起脚尖) ④君子生非异也(通“性”,资质、禀赋) ⑤非利足也(走路) ⑥筋骨之强(强壮) ⑦而致千里(送达) ⑧而绝江河(隔断) ⑨声非加疾也(强,这里指声音宏大) ⑩而闻者彰(清楚) ?劝学(勉励)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⑥⑨⑩ C.①④⑤⑦? D.⑥⑧⑨⑩? 2.下列句子中,“为”的词性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②木直中绳,以为轮 ③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⑤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⑦为君翻作《琵琶行》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④⑥⑦ D.③④⑦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君子生非异也 B.木直中绳,以为轮 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根据古今词义变化的特点,按词义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和名称说法改变,将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操自江陵顺江东下 ②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③丈夫不耕 ④能谤讥于市朝 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⑥宿将爪牙,若李广 ⑦宫女左右莫不私王 ⑧牺牲玉帛 ⑨金就砺则利 ⑩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A.①/②③⑦/④⑥/⑤⑨/⑧⑩ B.①/②③⑤⑨/⑧⑩/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⑧⑩/⑦⑨ D.①②/③⑨/⑧⑩/④⑥/⑤⑦ 5.下列各句中,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非我也,岁也 C.木直中绳,以为轮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下列各句中,用来总论学习的意义的一项是( )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③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⑤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例,引出“ , ”的结论,强调了学习并自省的重要性。 (2)荀子《劝学》中的“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君子与常人没有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语句是: , 。 (4)荀子在《劝学》中对比朽木和金石说明坚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 。 8.下面一段文字存在观点错误,请对其进行反驳。要求观点正确,联系实际,反驳有力,语言表达正确,不超过85字。 同学们,你们正是学知识的年龄,只要学习搞好了,你们的前途就有了保障;反之,有何前途可言? 9.下面三段文字,均选自《荀子·劝学》,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甲: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①,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②。 乙: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③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丙: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注:① 端而言,蝡而动:端,微言;蝡,微动。意思是极细微的言行。② 禽犊:小的禽兽,古人相见常以小禽兽作为礼物。③ 兰槐:一种香料。 (1)给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用“/”断开句读。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甲文中有两个词类活用的词是( ) A.学、动 B.入、出 C.布、美 D.身、己 (3)甲文中的“乎”、“曷”可分别用(____)和(____)代替。 (4)“其质非不美”中的“其”指代( ) A.兰槐 B.芷 C.滫 D.君子、庶人 (5)对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喻人本性无善无恶,唯在教育与学习,论证教育与学习的重要性。 B.喻人善恶无常,唯在学习,论证教育的重要性。 C.喻人是可塑的,强调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n6604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