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的内涵
技能目标:基本了解咏物词的特征
情感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婉约词
二、教学重点:
了解咏物词的特征,把握本词的情感基调。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词中的情感,赏析词中的意境。
四、教学方法:
朗读、讨论、合作、探究。
五、教材分析:
1、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
的艺术风格。
2 、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 “新天下耳目 ”的特色。
3 、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能通过本专题的
学习,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了解写作背景,为学习全词作准备。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
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
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次
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
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二)阅读章质夫的“杨花词” ,并完成相关问题。
1、利用下定义及举例说明什么是和韵、次韵。
和韵是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
致有三种方式: (1) 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 (2) 次韵,或称
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 (3) 用韵,即韵脚用原诗
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先下定义,讲明和韵、次韵。然后让学生对照两篇水龙
吟,指出在结构上的不同之处,指出韵脚,从而进一步理解次韵。这一环节由学生独立
完成。)
2 、诵读章质夫的 “杨花词 ”,整体感知大意。 (这一环节可小组讨论,或利用工具书,最
后老师点拨完成。 )
(燕儿忙筑巢, 莺儿懒啼唱, 繁花凋残, 正暮春, 大堤上柳花飘坠。 柳花轻飞乱舞,
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
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
起。兰帐中美人才睡醒, 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 绣床上被落絮铺满, 结成无数香球,
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
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
3 、前人评价章词 “曲尽杨花妙处 ”(魏庆之《诗人玉屑》 ),请说说章词写出了扬花的哪
些妙处。 (经小组讨论后回答,并评出优秀小组)
章词细腻地写出了杨花之形态(飘坠、轻飞乱舞) 、杨花之神态(闲趁、静临、傍
珠帘)、杨花之 “闯入 ”人间的状态(春衣、雪沾琼缀。绣床渐满,香毯无数)等。可以
说写得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
(三)阅读并研讨《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1、学生齐读
学生齐读,正音。
2 、自由朗读,了解该词的风格:婉约派
简单介绍苏轼的婉约词:豪放的词人也有婉约的风致
3 、请部分学生朗读词作,并请同学点评
注意朗读要点:通顺流畅、词的韵律、感情基调、情感声调的变化等
4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画不懂处,小组合作研讨。
5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体会词中的情感,赏析词中的意境。
①“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
首句 似花还似非花“ ”出手不凡,耐人寻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
住了杨花那 似花非花“ ”的独特 风流标格“ ”:说它 非花“ ”,它却名为 “杨花 ”,与百花同开
同落,共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