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仿古家具制作工艺》
PAGE
PAGE 1
第四节 中国传统家具结构
4.4 典型卯榫结构形式及示例
红木家具大部分继承了明、清家具的传统工艺,单凭榫卯就可把各种部件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件精美的家具。榫卯设计之科学、工艺之精湛、结合之严密,令人惊叹不已。
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科学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现代红木家具的生产除个别的地方仍采用雕刻、镶镶嵌外,几乎全部采用专门机械生产;再加上操作者都经过培训,匠师们能熟练掌握机床,开出的榫卯更精确,家具部件组装在一起更严丝合缝,这使得家具更加好看、牢固耐用。
匠师们之所以能随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的榫卯来,是因为除了他们本人有高超的技艺外,其用材的质量也非常重要。红木包括八类木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木材结构细细(平均管孔弦向直径≤20微米)、质量重(含水率为12%时,气干密度0.76克/立方厘米)、劲度和硬度高等。可以说,没有这样高质量的木材,就难以生产出高级家具;否则,即使生产出来,也会因为木材强度不够而导致榫卯结合不牢固,家具也不可能成为经久耐用的传世精品。对红木家具来说,榫卯结构加工如何是判断红木家具质量问题的关键之一。
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比较复杂,可分为几十种,即使是同一榫卯结构,不同的人有时对其的称谓也会不同,要想搞明白需要专门研究。为了统一,这里根据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中所讲的具有代表性的榫卯结构进行介绍,使读者有一大概了解。
1龙风榫加穿带做桌面、案面和柜门等需要较宽的木板,当一块木板不够宽而需要两块或三块甚至三块以上的木板拼起来时,就可采用“龙凤榫加穿带”的方法(图4-70)。为了使木板接合牢固、不易翘裂,在一块木板的长边断面上创出上大下小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拼板长边开出对应的木槽,把两块板拼在一起,这样的榫卯就叫“龙凤榫”。这样,不但加宽了板面,同时也防止拼板横向拉开和上下翘错。
图4-70龙凤榫加穿带
如果两块木板刚好够宽,但榫舌不够宽时,也可以在两块木板上都开槽,中间嵌一根木条作榫舌。
拼板做好后,在横贯拼板的背面,开一上大下小的槽口,称为“带口”。做一根与带口形状大小相反的梯形木条,名叫“穿带”。将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做成一端稍窄、另一端略宽,安装时,由长榫宽处推向窄处。穿带两端出头留作榫子。穿带数量视拼板的宽度而定,一般以每隔40厘米一条为宜。在拼板四周创出的榫舌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内。
2走马销
罗汉床(图4-71)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到走马销(图4-72)。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又叫“桩头”,是一种用于可拆卸家具部件之间的榫卯结构。由于拆卸时榫头易磨损,甚至损坏,出于维修方便的目的,也避免因榫头损坏而使家具部件报废的情况,因此多采用挂榫结构,即常用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一般将其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
走马销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两者既紧密结合,又能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脱靴”。另外,这也是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用销。
图4-71 罗汉床
图4-72走马销
3夹头榫
夹头榫是从北宋发展起来的一种桌案的榫卯结构,它实际上是连接桌案的腿子、牙边和角牙的一组榫卯结构(图4-73)。使高桌的腿足有显著的侧脚来加强它的稳定性,又把柱头开口、中夹“绰幕”的造法运用到桌案的腿足上来。制作时腿足在顶端出榫,与案面底面的卯眼接合。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及牙头,故其外观腿足高出在牙条及牙头之上。此种结构是利用四足把牙条夹住,连接成方框,上承案面,使案面和腿足的角度不易变动,并能很好地把案面板的重量分散,传递到四条腿足上来。
图4-73夹头榫
夹头榫常见的三种形式:①牙子、牙头为一联,常见于明代黄花梨家具,是典型的“苏作”工。②牙子、牙头分做,常见于“苏作”的油桌或小条案。③牙子、牙头交替出现45°割角线,是一种很地道的做法。
4插肩榫
插肩榫与夹头榫相似,也是酒桌、条案、画案常采用的榫卯结构。腿子上端开口嵌夹牙条,榫插入面子边框的榫眼,但在腿的上端外部削出斜肩。牙条与腿部相应大小的槽口,当牙条与腿部扣合时,即将腿的斜肩夹起来,形成平整的表面。当插肩榫的牙条不受力时,与腿的斜肩结合得更紧密,这就是插肩榫与夹头榫的不同之处。
腿足顶端有半头直榫,与案面大边上的卯眼连接。腿足上端的前脸做出角形的斜肩,牙板的正面上别刻出与斜肩等大等深的槽口。装配时,牙条与腿足之间是斜肩嵌入,形成平齐的表面;当面板承重时,牙板也受到压力,但可将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压力通过腿足上斜肩传给四条腿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