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红小学 二年级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授课日期 : 授课班级 :
课
《山居秋暝》 课 时 1 门类 诵读
题
教学
1、认知与技能:了解诗词大意,能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借助品读和意向,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
点、难点
1、感知词的大意,读懂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借助品读和意向,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德育渗
感受诗中美好的意境,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透点
核心素
养落实
点
热爱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积极学习优秀经典古诗文,并对诗文有一定的
欣赏能力。
准备
用具
课件
一、自读明意
1、导入:今天我们学一首新诗, 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山居秋暝) 。
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我住在山中,一个秋天的傍晚)。为什么文人喜
欢住山中里?譬如: 余秋雨住在山中养病, 写一本书叫《山居笔记》 。(《论
语》中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多多少少都浸染了儒家思想,
可能是这个道理吧。)我们来说一说“秋”,一提“秋”,就是“悲凉”
“凄楚”等感觉,有时还跟离别有关, 如“晓来谁染霜叶醉, 总是离人泪” ,
教
再如吴文英的诗句“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等会你们读这首诗,看
看有没有这种感觉?
学
2、自读
(1)知诗人
过
王维,字摩诘。开元九年进士。张九龄为宰相,提拔他为右拾遗,后转为
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所俘,授以伪职。长安、洛阳收复后,被降
程
职,后又升为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有抱负和热情,写过一些昂扬奋发的诗篇。张九龄罢相后,他逐
渐转向消沉,笃信佛教,长期亦官亦隐,写了大量山水田园诗,表现出逃
避现实的消极倾向。苏东坡赞他的山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
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也是一个画家,他在诗中说:宿世谬词客,
前身应画师。
(2)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初秋时节山居所见雨后黄昏的景色,当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辋川
别业( 别墅) 时所作。
二、 品读悟情
(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了解诗意。
(2)学生自由读诗,理解,交流。
(3)进行简单汇报,及时评价。
(4)指名读诗歌,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2、析读
教师出示古诗字词意思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大意。
注释:
(1) 暝:日落,天色将晚。
(2)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
(3) 清泉石上流:写的正是雨后的景色。
(4)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
浣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涤衣物。
(5)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
(6)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留:居。
3、品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把想象到的画面和大家一起交流。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
隙间洒下清光, 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
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
孙自可以久留。
4、赏读
《山居秋暝》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终南山居处的清幽,抒发了诗
人恬静、喜悦的心情。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写出秋天的傍
晚,刚下过一阵细雨,空气清新、幽静,山居住所笼罩在一片烟雨迷离的
氛围中。诗中明明写有浣女渔舟,诗人怎下笔说是“空山”呢?原来山中
树木繁茂,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正所谓“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啊!又由于这里人迹罕到,“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
云山”(《桃源行》),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了。“空山”二字点出
此处有如世外桃源。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
清新,景色之美妙,可以想见。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紧承首联,抓住了典型环境中的景
物作照像式的放大描写。清亮的月光透过密密的松枝直射下来,稀疏地点
缀林间,泉水无声无息地冲刷着石头。天色已暝,却有皓月当空;群芳已
谢,却有青松如盖。山泉清洌,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有如一条洁白无瑕
的素练,在月光下闪闪发光,多么幽清明净的自然美啊!王维的《济上四
贤咏》曾经称赞两位贤隐士的高尚情操, 谓其“息阴无恶木, 饮水必清源” 。
诗人自己也是这种心志高洁的人,他曾说:“宁栖野树林,宁饮涧水流,
不用坐梁肉,崎岖见王侯。”(《献始兴公》)这月下青松和石上清泉,
不正是他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这两句写景如画,随意挥洒,毫不着力。
象这样又动人又自然的写景,达到了艺术上炉火纯青的地步,非一般人所
能学到。
而“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则打破了这一片宁静安谧的气氛,出
现了浣女,响起了拨水行舟的声音。这四句写景,将高下、远近、动静、
景色与声响等交织一处,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艺术画面。竹林里传来了一阵
阵的歌声笑语,那是一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