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二、石雕
编号:
授课时间 :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学习任务
石雕
课时: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我们主要是学习石雕。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门理论课程,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生们对本课相关内容都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是理论知识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多多利用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媒体来进行讲解,化抽象为具体,也可以布置相关任务由学生自己去调查学习,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石雕。
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石雕。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让学生对石雕产生喜爱之情。
重 点
了解石雕。
难 点
了解石雕不同时期的特色特点。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小组合作探究、观看教学片等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教师用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仪器;
课后记
/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短视频,激起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知识讲解
(一)石雕的历史传承
春秋战国至秦代:考古发现的实物很少
西东汉时期:西汉时期的霍去病墓石雕群和东汉时期的墓室石壁雕刻,体现汉代的雕刻水平,汉代雕刻技艺已较为成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除佛教造像盛行外,碑塔、窟龛、陵墓石雕也有很高成就。
隋唐时期:主要表现在建筑装饰和陵墓雕刻两方面。
宋代:雕刻艺术更多地向世俗化发展。
明代:陵墓石雕以帝王陵为代表。除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十三陵,还有江苏泅洪的明祖陵和安徽凤阳的明皇陵。
清代:雕刻水平与唐代、宋代相比较,缺乏一种生气和魄力,但明清两代的建筑装饰雕刻,却非常优美精致,尤以遍及各地的石牌坊最为著名。
中国的石雕及石刻历史悠久,但我们从形式和手法来看,可以在石窟艺术和画像石两种艺术形式中找到所有的表达手段。大同云冈石窟代表着5-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石雕艺术第一个巅峰杰作。而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的建筑构石,雕刻技法是决定汉画像石艺术成就的最主要因素,画像石中的浮雕,以刀代笔,阳刻、阴刻有时同时兼备,这种手法对以后的民间建筑雕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现在雕刻的基本范式还在受其影响。
(二)闽南石雕特色分析
闽南雕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婉约的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繁缛精细的南派艺术风格,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典型作品为龙柱、石狮,手法是圆、浮、透、线、沉、影等多种雕法并存。从全国石雕制作角度来看,闽南石雕有其特点:第一,形式多样;第二,体量大,特别在制作大型雕塑方面有自己的经验。
就全国四大石雕之乡的比较而言,人们常说“北有曲阳,南有惠安”,河北曲阳石雕跟惠安石雕比较近似,曲阳石雕既不失魏代的粗犷气魄,又承启唐宋自然庄重的造型,形成雄浑、大气、刚健的北派石雕。同以佛教造像比较,闽南追求委婉,曲阳表现出硬朗。而青田石雕更多是以一种工艺石雕而闻名于世,其特色为镂雕精细。由于优良石质晶莹剔透和“多层次镂雕”,并且由于产地的关系,青田在印钮雕刻艺术有独到之处,与闽南惠安青石雕刻相比,工艺性、赏玩性要高一个层次。
(三)惠安石雕
闽南石雕以惠安石雕最为著名,惠安石雕又称惠安青石雕,早在唐宋时期就已有青石雕刻的各种造像装饰于寺塔之上。据传,惠安雕艺来源于五代“青山王”张悃,其曾率兵驻扎青山(惠安县城东15公里),大多数从中原带来部下也把石雕技术带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现存惠安境内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墒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圆雕和莲花浮雕,距今已有1100多年。而更早的1600多年前的晋朝,当时的闽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明清时期惠安石雕以石狮、石人、龙柱闻名。
闽南林禄墓园的石雕羊
唐代闽南王潮墓园中的人物俑像
宋朝福州已有官设的石雕作坊,有一定数量的专业石雕匠人,作品除了石俑之外,尚有各种器皿和小摆件,此时福建雕刻的技艺开始走向成熟。
泉州开元寺唐代六角形宝箧印陀罗尼经幢构件,是福建最早的石刻之一,亦是难得的佛教石雕艺术品
明代前后期
明代以前,惠安石雕以石人、石兽为主,多为圆雕,作品粗犷流畅,也可见到一些浮雕作品。明初,惠安崇武有专门的石雕作坊,石雕内容趋于丰富,技艺也较为精湛。明末清初,惠安石雕逐步走向成熟,艺术风格转为精雕细琢,形成惠安石雕的独特风格。
清代时期
清代中期至20世纪50年代初的石雕,多数由崇武五峰村、峰前村蒋姓雕匠艺人主持创作的。民国中山陵石结拘工程,毒主茹仁文(? -1953)率领30多名艺匠受聘到南京主持石料和石雕件的加工和安装。
宋代惠安岩峰寺石雕造像
清代福州万寿桥望柱十八拳头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