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
尤肖虎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7年12月5日
2016/5/5
目录
技术态势及我国未来发展
无线移动通信发展趋势
●我国4G研究开发进展
●结束语
全球移动通信用户15亿A
世界无线通信发展
宽带3G移动通信商用2004
数字移动通信商用
2002
百年历程
模拟移动通信商用
1985
摩托罗拉发明手机亼
1973
法拉第/1831
人雷达技术在二战期间诞生
麦克斯韦尔/1865
赫兹/1887
人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马可尼发明无线通信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第一代:话音业务(模拟)中国购买使用
TACS/AMPS
第二代:二中括教
中国在技术成熟后期介
入制造 GSM/CDMA
中年起开给研发3口第三代多业为
中国 FUTURE
后第三代“高分辨
日本、韩国、欧盟研究计划凸
1970
1980
1990
02b
020年代
全球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移动通信用已超过固定通信成为第一大通信手段
→2005年全球移动用户约为19亿,普及率约为27%;
→全球超过1/3的国家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用户
移动数据业务潜力巨大,用户数将于2006年超过固定数据用户数,
业务发展滞后的现象将逐步得到改观;
→移动视频与图像业务为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移动通信技术更新速度加快;3G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起步,2G/2.5G
和3G技术及无线接入技术等多种制式将长期相互融合、共存发展
新型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将对传统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产生冲击
■西方发达国家移动通信业发展放缓,以中国为首的东亚地区将成为移
动通信市场发展的领头羊。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概况
中国移动通信仍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截止到2005年12月底
→移动用户39342.8万户,普及率约为303%
固定电话350433万户,普及率约为27.0%
2005年新增移动用户5860.4万,固话用户3867.7万户(包括无线市
话20453万户)
■全国普及率低,潜力很大;而经济发达地区普及率已经很高(如北京、
上海、深圳等城市达80%以上)
话音业务仍占主导地位,数据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约为20%
■运营商积极探索移动数据业务发展模式(移动梦网、联通无限
→短信业务已经深入人心仅中国移动每天短信超过7亿条
2002年5月中国移动正式商用GPRS,2002年10月开通MMS
2003年3月中国联通开通了cdma2000-1X,至2005年底总用户数
达3272万,数据用户数超过1500万户,较上年增长72
我国移动通信发展迅速、规模巨大
30,000
sD
累计移动用户■新增移动用户◇增长率
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1/4)
21世纪的经济发展以社会信息化为基本特征,其作用在经济
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将对整个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
响,其发展进程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程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
的重要标志
信息技术不仅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而且越来越
多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
生活方式,从而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展和国防建设中最活
跃的生产要素。
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2/4)
■网络与通信技术逐步展开大规模更新换代
◆IP已经成为电信网络和计算网络的公共支撑技术;但现
有基于IP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由于其固有的特性难以解
决网络可信、信息可信、服务可信等基本问题;发展值
得全社会信任的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
势;
◆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终端融合正逐步成为现实
网”融合以成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基本国策;
■无线移动通信已逐渐成为最为主要的通信手段
◆各种宽带无线通信新兴技术方兴未艾;
◆视频成为拉动无线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的主要推动力
技术发展的基本态势(3/4)
■我国在下一代网络方面的研发
◆NGN技术与产品研发取得积极进展,软交换设备达到
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外大量应用;
◆从整个技术发展和标准推动趋势来看,卩P多媒体系统
(IMS)有可能成为统一的融合多业务的平台,国内主
要厂家开始提供IMs相关设备,并参与运营商的相关试
验,从而实现移动与固定的融合以及多媒体多业务的
融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地铁全面节能改造技术方案(RT轨道苏州会议).pdf VIP
- 鼻部解剖及生理(共49张课件).pptx VIP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docx VIP
- CECS-10-89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pdf VIP
- 中国如何推进智慧消防稳定发展.doc VIP
-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doc VIP
- 2025 年重庆市高中数学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电子教案--项目2-0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