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知识讲解.docx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知识讲解.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研修计划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否则我们会成为社会的淘汰品,所以我必须自觉参加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习。为了能让本次培训学习起到真正的实效,真正让自己获得一定的进步,我制定了如下研修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专家教授的讲解引领,不断更新自己的 教育观念,促使自己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从而适用“新教育”“新技术”“新课堂”的要求。 二、研修目标 1、提高自己对信息技术应用在 语文及各科教学中应用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 2、能结合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语文及各科教学不断 反思和总结,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能力。 3、转变固有的教育观念,与新时期的教育观念保持一致。 三、研修方式 1、认真聆听专家们的教授,虚心向专家及同行请教 在学习中对专家讲解不明白问题和教学中的困惑,及时上网查询并向同行请教,努力向寻求专家帮助解决。积极参与研修班的各项研讨活动,努力向各位学员交流学习,拿出自己的问题请教各位学员,与各位学员共同探讨。 2、在学习中总结、反思,在总结、反思中提升 加强业务学习与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及周围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几个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提升自己的思想和技能水平,如各种信息技术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信息技术 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 1 \* GB2 ⑴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 2 \* GB2 ⑵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软件、数字教育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 = 3 \* GB2 ⑶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 4 \* GB2 ⑷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养成网络学习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3、积极学习 俗话说“长到老,学到老”,我决心珍惜这次培训提升机会,认真遵守培训能力提升工程的各项要求,每天挤出时间上网学习,专心听讲,认真聆听专家 报告,并做好必要的记录。无论专家报告何种风格,都坚持在最快的是时间内调整思路,融入专家讲解思路,内化成自身的知识,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并拟写质量较高的教学反思、教学 论文或者教学设计与同事交流,把问题作为课题研究,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三、具体 措施 1、上课期间每天利用1至2小时登陆网络研修平台(假期可以每天适当延长3至4小时),认真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及作业。 2、认真聆听专家们视频讲座,做好笔记,并把理论运用于实践,提高自己业务水平。 3、培训期间多与同行研讨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总结和反思,力争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 4、多阅读信息技术方面的书籍,掌握教学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5、多实践,多反思,多总结,积极把学习遇到的共性问题上升为课题,并对其进行研究总结和把经验进行交流、分享。 总之,我决心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 文化积淀,充盈自己的底气,增强自己的理论底蕴,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结合教学实际,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并学以致用! 齐市中医院康复科(南) 偏瘫康复评定(Brunnstrom) 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评定者 阶段 上肢 手 下肢 I(迟缓期)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无任何运动 II(联合反应期) 仅出现联合反应的模式 仅有极细微的屈曲 仅有极少的随意运动 III(共同运动初期) 可随意发起协同运动 可作钩状抓握,但不能伸指 在坐和站位上,有屈髋、膝、踝的协同性屈曲 IV(共同运动期) 出现脱离协同运动的活动:1.肩0o,肘屈90o,前臂可旋前旋后2.在肘伸直的情况下肩可前屈90o3.手背可触及腰骶部 能侧捏及伸开拇指,手指有半随意的小范围的伸展 在坐位上,可屈膝90o以上,可使足后滑到椅子下方。在足跟不离地的情况下能背屈踝 V(分离运动初期) 出现相对独立于协同运动的活动:1.肘伸直的肩可外展90o2.在肘伸直,肩前屈30o-90o的情况下,前臂可旋前旋后3.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 可作球状和圆柱状抓 握,手指可集团伸展, 但不能单独伸展 健腿站,患腿可先屈膝后伸髋;在伸直膝的情况下,可背屈踝,可将踵放在向前迈一小步的位置上 VI(协调运动期) 运动协调近于正常, 手指指鼻无明显辨距不良

文档评论(0)

158****8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