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分蘖规律与成穗.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 、 分 蘖 规 律 与 成 穗 小麦植株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叫分蘖。 分蘖芽的顶端生长锥同样可分化出叶片 和次一级的蘖芽和次生根。发生分蘖是小麦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也是它长期适应外 界环境条件的结果。分蘖穗和主茎穗一起构成了小麦产量的主要构成因素,即亩穗数。 因此,分蘖的多少及壮弱是小麦产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 一 ) 分蘖的作用 1. 分蘖穗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麦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由主茎穗和分蘖穗 共同构成,分蘖穗所占的比例因肥水条件、种植密度、品种特性等而有所不同。一般大 田条件下,分蘖穗约占 0~30%,高产田可达 60%。 2. 分蘖是看苗管理的重要指标 苗期分蘖的多少, 发生速度的快慢等常可作为看苗 管理的一种形态指标。 生产上可根据分蘖多少、 叶蘖发生的相关性等及早区别出壮、 弱、 旺三种苗情,以便分类管理。另据研究,当亩穗数相同或相近时,基本苗少者单株成穗 多,产量高;同时,分蘖节又产生大量的次生根和近根叶,所以,分蘖又是衡量幼苗壮 弱的指标。 3. 群体的自动调节过程通过分蘖进行 小麦群体的大小, 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分蘖 而不是主茎来进行自动调节的。这是因为分蘖对外界条件的反应比主茎敏感,良好条件 下分蘖发生多且生长健壮, 条件不良时分蘖首先受到抑制。 生产上即使基本苗相差悬殊, 但通过肥水调控,最后亩成穗数可以很接近,就是利用了分蘖的这种自调作用。 4. 分蘖有再生作用 在分蘖期,小麦不仅在分蘖节处发生次生根,而且还能形成许 多分蘖幼芽,以适应各种不良的环境条件而保持自身的生存。当主茎和分蘖遭受雹灾、 冻害等而死亡时,即使这时分蘖期已经结束,只要条件适宜仍可再生新蘖并形成产量。 ( 二 ) 分蘖的发生 1. 分蘖节 分蘖节是由植株地下部的许多没有伸长的节、节间,以及叶、腋芽等所 组成的一个节群。分蘖节内布满了大量的维管束,联络着根系、主茎和分蘖,成为整个 植株的输导枢纽。因此,它是小麦发生分蘖、近根叶和次生根的地方,也是营养物质运 输与分配的枢纽,更是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所在。幼苗时期,分蘖节不断分化出叶片、蘖 芽和次生根。分蘖节内还储藏有营养物质。冬前光合产物大量积累于分蘖节中,使分蘖 节的糖分含量增加,细胞液浓度提高,冰点降低,忍受低温能力增强。假若冬季发生冻 害,地上部冻死,但分蘖节只要保持完好、不冻坏,到春天仍能长出分蘖来。分蘖节中 节的数目与春化发育特性、栽培技术措施密切相关。一般冬性品种比春性品种多,同一 类型中生育期长者多。 覆土浅或肥水充足时节数亦多。 河南省小麦分蘖节中节为 5~9 个, 一般 8 个。分蘖节长约厘米左右,一般在地下距地面 2 厘米左右处。 2. 分蘖的发生顺序 分蘖的发生是在分蘖节上自下而上逐个进行的。 分蘖的出现通 常以其第一片完全叶伸出胚芽鞘或 ( 分) 蘖鞘 ~2 cm 为标志。如果用 O ( 或 0,下同) 表示 主茎,那么,从 O上直接发生的分蘖叫一级分蘖,用Ⅰ、Ⅱ、Ⅲ……表示。胚芽鞘中长 1 2 出的胚芽鞘蘖 (C) 也属于一级分蘖。从一级分蘖上长出的分蘖叫二级分蘖,用Ⅰ 、Ⅱ 、 或Ⅲ 1、Ⅲ2……表示。由于每个一级分蘖的第一片叶是不完全叶,薄膜鞘状,称为蘖鞘, P P P 因此,从这不完全叶中伸出的蘖叫鞘蘖,用 P 表示,如 C 、Ⅰ 、Ⅱ ……,它们亦属于 二级分蘖。从二级分蘖上再生出的分蘖叫三级分蘖,用 CP-P

文档评论(0)

ey87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