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歌情感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典专科、本科、硕博、研究生、期刊毕业论文 仅供参考 精心整理 仅供参考 勿用作商业用途 摘要 伟大领袖毛泽东的诗词是中国现代诗歌的一份宝贵遗产。毛泽东诗歌情感多样,且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情感特点。毛泽东诗词总体情感特征是抒发的一种雄壮的崇高美,并且从人、家、国情感杂糅,抒发悲壮的情怀。从分期来看,形成期的诗歌情感主要包括热血青年的家国抱负和对爱情的婉约柔媚;成熟期的诗歌情感特征主要是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情怀,以及乐观背后的平和淡然;而到了20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毛泽东的诗词步入了变异期,诗词的豪迈中带着焦躁,而且诗歌已经变成了政治工具,情感已变得异化。 关键词:毛泽东 诗歌 情感特征 目录 TOC \o 1-3 \h \z \u 一、毛泽东诗歌的总体情感特征 3 (一)豪迈旷达 3 (二)沉郁悲壮 5 二、形成期诗歌的情感特征(1906—1925) 6 (一)热血青年的家国抱负 6 (二)爱情诗作的婉约柔媚 8 三、成熟期诗歌的情感特征(1927—1959) 9 (一)沉郁中难掩激昂 9 (二)建国后建设社会主义的昂扬奋发精神 10 四、变异期诗歌的情感特征(1959—1973) 11 (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乐观和焦躁感 11 (二)政治色彩的嵌入 12 五、结语 14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谈毛泽东不同时期诗歌情感特征 毛泽东不仅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而且在中国的诗歌创作史上也留下了丰富的创作。毛泽东诗歌是对中国各个年代的建设和社会生活的高度总结和艺术凝缩[1],是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不仅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历史价值,还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从风格上讲毛泽东诗歌风格豪迈,意境阔达,语句一般都是非常的凝练、传神,是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充分的表现毛泽东的爱国情怀和气象。 一、毛泽东诗歌的总体情感特征 毛泽东诗歌是现代诗歌中的艺术瑰宝,是一座高峰,一个宝库。从总体上看呈现出豪迈旷达的情感特征,而仔细从内部进行发掘解读,是一种“悲壮”的情感精髓在进行着支撑。 (一)豪迈旷达 对于毛泽东诗歌中豪迈旷达的情感之美,很多评论家都是从数学上的统计来进行分析,通过对毛泽东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归类而得出的。一般而言,毛泽东诗歌中的意象选择上都有数量多、面向宽大的特点。从意象的理学特点上来进行分析,就会发现毛泽东诗歌的意象排列都是具有劲挺、势扬的特点。从以下几个例子中,我们分别从高度、宽度、密度和浓度等方面进行分析。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念奴娇·昆仑》。从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偏好从一个比较高的角度上对生命、历史、宇宙进行多角度的审视,喜欢从一个宏阔的整体上来把握一首诗歌。古今苍茫,千秋岁月都被纳入了胸中,一切都有一种霸气在支撑着。这种高度就是将天地日月几千年的历史揽入手中,抒发内心的豪迈情感。“横空出世”、“尽”、“三百万”等这些词语的运用,突出表现出了毛泽东蕴含在内心的豪迈大气的情感。 从宽度上看,毛泽东诗歌里的大江大河、山岳青天、环宇世界都一望无边,营造了壮阔的气象,一种伟岸的英姿在照耀着。在一系列的诗歌里我们能够看到这些情形,如《七律·和郭沫若同志》中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七律二首·送瘟神》里面的“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七律·登庐山》里的“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中的“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莠米”等等。这都是从一个无限拓展的宽度上来引领诗歌的视野走向的。 从诗歌的密度上也是充满着不尽的阐释空间,意象高度密集排列,句与句之间注意起承转合,显示了语言的精致和逻辑的条理。最精彩的即是《西江月·秋收起义》一诗:“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第一句中军名、旗名意象密布,显示了革命的紧张节奏感,虽然是比较口语化的,但是这种简单的口语对于抒发内心最为直接的情感是非常有效果的。第二句主要是行军方向和行军地点的密集排列。第三句点明了背景和起义的原因,表达简单直露。而最后一句则正面描写、大笔勾勒起义的盛况。整个诗歌从头到尾结构严密,一丝不乱,显示了较高的艺术水平,对情感的抒发也到了较高程度。 最后从诗歌的浓度来看的话,主要表现为色彩之美,颜色的浓带来意境和情感的浓,有着强烈的情感特征。有人统计过,毛泽东诗歌里

文档评论(0)

58447638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