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课 蜀相 书愤完美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第4~5课 蜀相 书愤 《蜀相》这首诗,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书愤》这首诗,诗人一方面表现了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这两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诗人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诗人的悲愤也愈是强烈。从而抒发了诗人与国家休戚与共的豪情壮志和报国无门的深沉愤慨。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合作探究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文本拓展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栏目索引 温馨晨读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怜杜甫 杜甫一生都在愁。年少轻狂愁仕途,年长之后愁国家。“无由出江汉,愁绪月冥冥。”“客愁那听此,故作傍人低。”读他的诗时总会令人觉得那铺天盖地的愁呼啸而来,压迫着肢体,刺痛着心脏,使人不知不觉中沁出一身冷汗。 品赏作者 杜甫的愁并不是一下子就冒出来的,而是一点点蚕食般充满了他那忧国忧民的心。他生在盛唐,却看着大唐王朝一步步没落下去。面对支离破碎的大唐国土,他含泪提笔写下“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试想,是否人人都可以像杜甫一般流下“感时泪”、怀着“恨别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蜂起的狼烟,离散的家人,苦难的百姓,迷茫的出路。这是何等的折磨?他的身心在几十年中一直被侵蚀着。而他也不可自拔地制造愁、追寻愁,实在无奈,他才会选择借酒浇愁,让那负重超载的心稍作休息。 既然想消愁,为何不抛却一切,循着陶潜的足迹做一个隐士,以天地为家,以日月为友呢?他做不到。他放不下那个日渐衰微、百姓水深火热的国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是宁可自己被饿死冻死也要天下人安定的杜甫。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该放弃却坚守,这是何等的悲哀? 伟人从不怕死!纵观几千年历史,无数伟人的血泪史常向世人昭示自古伟人似乎大都“不得好死”。杜甫是我们公认的伟人,也是那无数没有“好死”的伟人之一。当人们在那不遮风雨的小船上发现那怀揣诗稿、全身僵硬、被隔绝数日的孤单躯壳时,也许会感叹伟人之渺小吧。他的死一点不像世人想象中的轰轰烈烈,也正因如此才更使人为之心寒!伟人的陨灭竟无人知晓!而当杜甫的灵魂脱离那垂老软弱的躯壳时,也许不会感慨自身,反而会感叹民生之多艰吧。他就是这样的人,就算死也无法从愁中摆脱出来。那怀中的诗稿,如同啼血的杜鹃,诉说着绵绵无绝期的深愁…… 当那颗不堪重负的巨星划过天际,当那个拄着拐杖的垂暮身影消失在愁雾中,他和这个凄凉的时代告别了。他用一枝被岁月磨秃的笔,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一生的实践,告诉了人们,什么才叫“忧道不忧贫”和“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爱 国 1.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呻吟语》 赏读: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狱中题壁》 赏读:表达自己临危不惧的豪情,用以激发人们的爱国之志和勇于战斗的激情。 3.苟利社稷,则不顾其身。 ——《忠经·天地神明章》 赏读:只要有利于国家社会的事,做起来可以不顾自身。 修身名句 返回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州襄阳(今湖 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 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 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作品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自主积累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知识卡片 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 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 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 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 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着气吞残虏的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