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电子优选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授课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 授课教师: 授课日期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学 时 数 2 学时 中国传统礼仪制度 知识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五礼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吉礼、嘉礼的基本内容。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中国古代五礼的具体内容功用来认识中国的社会习俗和文化传承。素质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现实社会的关系,树立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时代感,从而更好的为现实社会服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课题引入 教学步骤 及 主要内容  1、中国古代五礼的基本内容 1、中国古代五礼基本内容 ------ 吉礼、嘉礼。 作业展示法 讨论法 讲授法 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过程设计 通过请同学列举自己所知道的现代社会家庭、 国家礼仪引出本节课课题,导入教学。 中国素以“礼义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古代,礼仪是一整套大到国家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小到婚丧嫁娶、待人接物的繁琐、细密、等级森严、 包罗万象的文化思想体系和政治体系。 到了近代, 礼仪的范畴才逐渐缩小到仅指礼节仪式。 儒家学者整理而成的礼学专著——《周礼》、《仪礼》、《礼记》是古代各朝制订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被称为“三礼”。清代秦蕙田编著的《五礼通考》,内容翔实,是研究礼学的重要著作。 一、中国传统的五礼 (一)吉礼 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 吉礼的主要内容包括:祭祀天神,指对上帝、日月星辰等祭祀;祭祀地祗,指对社稷、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祭祀人鬼,指对先王、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 1、祀天 天在古人眼里不仅是自然万物的缔造者, 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古 文献记载,虞舜、夏禹时代已有祭天之礼,称为“ 类 ”。周代,天帝的形 象被人格化,周王被称为“天子”,作为天的儿子,代表天来统治人民, 只有周王才有祭天的资格, 其他各级君主虽也崇拜上帝, 但只能采取不同 形式的助祭。 ( 1)“圜丘祀天”——是周代祭天的正祭。 圜丘是一个圆形的祭坛。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建圆形的祭坛祭天,建方形的祭坛祭地。 圜丘祀 天于每年的冬至日在国都南郊举行,故又称“郊祀”。 祀天是我国古代最 隆重的政治宗教活动,祀天之日,天子身着饰有日、月、星、辰、山、龙 等图案的衮服,外着大裘,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插大圭,于清晨 率百官来到郊外。 鼓乐声中, 天子手持镇圭, 面向西方, 立于圜丘东南侧,报知天帝降临享祭。然后,由周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和 玉帛等祭品一起放在柴垛上, 天子点燃积柴,烟火高高升腾于天,让天帝嗅到气味,称为“ 燔燎 ”。随后,由活人扮演的作为天帝化身的“尸”登上圜丘, 代表天帝接受祭享。 待“尸” 在盛放玉帛等祭品的礼器前就坐后, 先向其献牺牲的鲜血, 随后依次献五种质量不同的酒及全牲、 大羹(肉汁)、  备 注 补充说明: 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刑羹(加盐的菜汁)、黍稷等。祭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最后,祭祀者分享祭祀用的酒醴,称为“饮福”,天子把祭祀用的牲肉分赐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周代郊祀除常规的冬至日祭天外, 也有临时性的目的明确的郊祀, 如遇建都、征伐等重大事件时。后代祀天之礼大多依周礼而定,少有变通。 秦汉时期行三年一郊之礼, 而唐时祀天一年四次, 祭祀时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由活人扮演的 “尸”; 而且后世在祭祀活动中出现了天地合祭的趋势。 2)祈谷——即正月的第一个辛日祭天以祈祷丰年。明嘉靖九年 1530 )把原来的大祀殿改为大享殿(祈年殿),专门用于孟春祈谷。 3)雩礼——是为求雨而进行的祭祀。周代的雩礼有两种, 一种是每 年孟夏举行的常规雩礼, 以盛大的舞乐祭祀天帝及山林川泽之神, 以求风调雨顺;另一种是久旱不雨时举行的雩礼,举行雩礼时用巫舞而不用乐, 气氛严肃,祈祷殷切。 ( 4)明堂——即季秋之月以收获的谷物和牲畜祭祀天帝的礼仪。 关于 明堂制度,历来争论颇多,一般认为明堂是宣明正教、举行大典的地方, 早期功能较多,后来偏重祭祀 五帝 ,作为郊祭的一种补充。 明堂祭祀天帝一般重点祭祀与本朝相一致的一帝,同时还要配祀先帝。 5)祀日月星辰——周代, “祭日于坛, 祭月于坎” ,春分之朝祭日, 秋分之夕祭月,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另外,郊祀天帝 常以日月星辰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 北门拜月。星辰之祭,主要是指“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星、西方太星、北方辰星、中 央镇星,“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2、祭地 大地吐生

文档评论(0)

188****78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