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OC \o 1-5 \h \z 目 录
刖 言 3
第一部分绩效考评概述 7
1 绩效考评的概念 7
1. 1 什么是绩效考评 7
1. 2 员工绩效考评 8
2绩效考评的意义和作用 8
2. 1 绩效考评的意义 8
2. 2 绩效考评的作用 10
3绩效考评的主体 10
3. 1 绩效考评主体的界定 11
3. 2 对绩效考评主体的要求 13
3. 3 绩效考评主体的培训 14
4绩效考评的原则 15
4. 1 基本原则 15
1. 4. 2实务原则 18
1. 5绩效考评的内容 19
1. 5. 1 业绩考评 19
1. 5. 2 能力考评 19
1. 5. 3 态度考评 20
1. 5. 4 潜力测评 20
1. 5. 5 适应性评价 21
1. 6 绩效考评的常用方法 22
1. 6. 1 绩效考评方法的分类 23
1. 6. 2 常用绩效考评方法 23
1. 6. 3 几种常用绩效考评方法的比较 30
1. 7 绩效考评的程序 30
1. 7. 1 制定计划 31
1. 7. 2 技术准备 31
1. 7. 3分析考评 32
7. 4 结果运用 33
第二部分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系统诊断 34
1 FF公司介绍 34
2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系统介绍 36
2. 1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目的 37
2. 2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指标 37
2. 3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主体 37
2. 4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方法及结果应用 38
3 FF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系统评价 39
3. 1 考评对象的单一性 39
3. 2 考评指标的单一性 39
3. 3考评目的的单一性 40
3. 4 客观衡量标准的缺乏 40
3. 5 考评方法过于简单 41
第三部分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再设计 42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的目的、原则、对象及主体的确定 42
1.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的目的 43
1.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设计原则 44
1. 3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的对象 44
1. 4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主体的确定 45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45
2.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内容的确定 46
2.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的指标体系 46
3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50
3. 1 权重的定义 50
3. 2权重确定的方法 51
3. 3权重确定的原则 51
3. 3. 4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52
3. 4 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结果的确定 54
3. .4.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结果综合评价 54
3. 4.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结果确定的步骤 54
3. 4. 3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综合评分值计算 59
3. 5 FF公司员工考评程序及制度的设计 60
3. 5.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程序的设计 60
5.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制度的设计 61
6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实施 62
第四部分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评价和总结 64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实施效果分析 64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评价与改进计划 66
2. 1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优点 66
2. 2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缺点 67
3 FF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设计总结 68
参考文献 71
、八
前 言
研究的背景
近年来,由于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量逐年递增,从而导致IT行业人才紧 缺。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产业不仅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构成部分,还是一国经济得以 快速发展的先导和支柱产业。这就必然导致市场竞争模式较之以往有了重大变化,即由产 品的竞争演化为技术的竞争,谁更多地掌握了先进技术、核心技术,谁就会掌握市场竞争 中的主动权。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体现为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争夺的白热化是未来企 业之间竞争的主要特点。代表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信息产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在 这一行业的人才竞争是人才竞争的主战场,IT人才的紧缺将是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入 世后,我国各行业有了更多的商业机遇,但同时又面临着来自国外企业的巨大竞争压力和 冲击,从短期来看,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会很大,但是从长远来看,人才流动将会是某一 行业爆发危机的根源。
一个公认的判断和事实是,随着企业间竞争激烈的程度加剧,人是保持竞争优势中最 大的和最关键的资源。我们知道,机器和资本都不会有新主意,不会解决新问题,也不会 抓住机会。有竞争入场券的同类企业在技术、设备或营销工具等方面基本上大同小异,所 不同的是投入其中并不断思考的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