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青浦教学的改革三十年综述.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亲历青浦教学改草三十年 顾泠沅 郑少鸣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 、文革荒芜寻突破 围绕学科教学,恢复正常秩序,提高教学质量 1977年,邓小平谈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观念大转 变: 阶级斗争为纲”→“科教兴国”战略 “知设盆子是皇考办,己知 经 压抑的 蒲教烯买高氮缒投卖分 改革。首先,围绕学科教学,把被颠倒的教育问题纠正 过来,大面积地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是这个阶段教学研究 的重心 不能忘记最早的支持者、指导者:青浦教育局长施 家琦(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筹建中的上海市教科 负责人骆泽民(教育需要科研) 1.朴素的研究起点 对现状的调研 1977年,上海市青浦县教研室对全县4373名中学毕 业生进行了数学摸底考查 总平均分为111分,零分者占到23.5%,及格率仅为2.8%。 ◆2/3的学生分数运算不熟练,不会解简单行程应用问题的 学生占4/5以上,简单几何论证题无从着手的占70%左右。 差生多而且很难改变,是这段时间最令人头痛的“文 革遗害”。但造成的原因是什么?光停留在面上的调研还 远远不够。 [挖掘现状背后的学生原因] 例如,在一所乡村中学听课,教师正在讲某个定义,正巧有 一辆拖拉机从远处的机耕路上驶过,于是学生将视线转向了窗外 问:是否看见拖拉机?答:看见了(无一例外) 问:看到后你想到了什么?答:坐了几个人,从哪里来到 哪里去,猜测干什么事 估计事情能否干成 调查还发现,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非常严重。1982 年6月,曾对244名一般中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情况 占比(%) 对上课内容不感兴趣,不想听 受其他有趣的事吸引 34.8 上课内容听不懂 20.2 上课内容已经懂了 不管在哪种情况注意都能集中 1Q2 挖掘现状背后的教师原因] 某校初一年级学生小李1982年2月间的一本回家作业本上反映 的情况很有代表性。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8日,代入法。方法掌握,但书写不规范,未写出哪一式代入哪一 式,跳步,有时搞错符号,错误率为1/5,教师未指出这些问题 ◆20日,加减法。方法掌握,但由于直接跳步解题,竖式运算又不熟 练,错误率升高至7/8,令改又错,未再订正 ◆25日,比较灵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三元一次方法组的解法。解这 些题跳步很困难,不跳步又不会按步书写,于是问题积累,到学三 元一次方法组,连基本方法都不懂,抄袭占2/9,错误占5/9 27日,巩固联系。问题仍存在,但岀现一些好的苗头,郾一道很繁 的题目能做对,教师漏改,上次的订正也未改,说明教师开始对 学生产生成见。 这份调查材料说明,差生形成过程中教与学的发生情况是 (学生)某小问题—问题积累—脱节——自信力降低 (教师)不予重视未及时补漏—成见期待丧失 2.扎根实验明辨真谛 朴素不是平庸。抱着“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信念,教 改实验小组跑遍了全县所有乡镇中学,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并在几所有代表性的学校解剖“麻雀″,通过听课了解、座谈 讨论等方式,终于搜集到大量成熟而生动的教学经验,继而归 纳出有效教学的若干举措,并在往后的实验中予以确认:如运 用“尝试指导和“效果面授”等心理效应改革数学教学的实 验,利用主观判据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实验、用“出声想” 方法评价学生解体思维过程的实验、学生数学思维过程分析以 及析取数学目标内隐主成份的大样本实验等 [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的一堂课] 一位教师上《对数表》课,她拿了一张纸进课堂说:“这张纸 厚约0.083毫米,现在对折三次,厚度不足1毫米,要是对折30 次,请同学们估计一下厚度为多少?” 学生纷纷估计,老师说:“我经过计算,这厚度将超过10座珠 穆朗玛峰叠起来的高度。” ◆同学们都很惊讶,甚至怀疑,于是列式计算:0.083×230,至 此教师说:“计算230要费很多时间,而且很容易算错。如果学 会使用对数表,那么很快就能得出结果。 接着她开始讲解对数表的构造,查表求对数的方法,当真数小 于1或大于10时怎么处理等。全班冋学听得仔细,练得认真, 个个都在动脑筋。 这个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学生只要真正想学,他们是完全可以 学好这些基础知识的。没有爱心没有教育,没有兴趣没有学习 [“一本练习本”的及时反馈] 学生的练习本不是两本交替使用,而是用完一本再用一本, 这样可促使教师及时批改作业,一般在当天即可了解学生对知 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如果个别学生存在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个 别面批、指导的方式,帮助他们学懂、学会。如果多数学生的 掌握情况不好,那么下一堂课,应先解决前面的问题。当然, 本练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