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课件:第7课《朱子》语类三则(共45张PPT).ppt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七单元课件:第7课《朱子》语类三则(共45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朱子语类》第三则。 2、交流研讨前两次小作文。 背景图片 论入新课: 请谈谈你读书学习的具体目的。 香港科技大学博导丁学良在第10届深圳读书月读书论坛进行一场题为《阅读改变人生——兼论城市人文精神的养成》的精彩讲座,丁先生把读书的目的分成6类。一是为了寻求知识,成就事业。二是获取技能和手段,读电脑、房地产类的书等,是为了学会具体操作。三是为了知识上的好奇。四是出于一种情感、情绪方面的驱使而读书。五是为了寻求意义,包括生命的意义、人生的意义、世界的意义、现在的意义、未来的意 义、过去的意义。六是要寻求人生的 榜样,受到启发,得到教育。今天我 们探究一下朱熹对读书目的的看法。 走进文本 1、朗读本则文段,自主疏通文意并 详细批注。 2、教师检测重点文言知识。 (1)释义: A不是教人向外 B向外便是趋愚不肖之途 C这里只在人扎定脚做将去 D里面煞有工夫 向外人炫耀 不才,不正派 踏踏实实;助词,无义 极,很 落实! (2)翻译句子 A试自睹当自家,今是要求人知?要自为己? 试着自己观察自己,现在是要求别人了解(自己),(还是)要求自己提升自己?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有道德的人明白义理,品德低下的人只知道追逐利益。 C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提升自我,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装点门面给别人看。 D大凡为学,且须分个内外,这便是生死路头! 大凡研究学问,必须分辨是为自己还是为外人,这便如同生和死的界限一样。 数千学子聚于此,皆为求学奋今朝。今朝苦读,明朝就,明朝功成留英名,不负十载寒窗苦。 东风柔柔花四舞,浓露莹莹树旖旎。人之所以称智,俱因其苦学。然学亦有道。好学,勤学,苦学亦其精华矣。欲出人之远,俱得苦学勤思,冀其有所获。由此,智者益智,反是,愚者益愚。 君子常学、好学、苦学,方能成其高;圣者勤学、博学、研学,方能就其深。人不患书多,患其书多而不读,多读而不思。学如春耕秋收,勤惰终无获。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智者博学,功在其苦。 今天,我们重提朱子的学说, 不光是为了了解古代文化,更重要的是,合理继承古人的精神遗产,为现实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当今社会,物质虽然高度丰富了,但一些人仍是 欲壑难填,在物质的狂迷中丧失了自己,完全 突破了伦理道德乃至法律的底线,“人欲”无度,“天理”何存?在对待个人获取财富的原则和途径 问题上,朱熹倡导儒家“见利思义”、“先义后 利”,认为对于“天理之公”的国家和人民的利 益,非但不应否定,还应该加以宣传,而对于“人欲之私”的利己之心,则应受到道德和伦理的 规范和限制。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地使用“存 天理、灭人欲”的主张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1、以“成才源于苦读”为题目的小作文。 2、以“天理与人欲”为话题的小作文。 交流研讨方法: A、6人小组内部交流。 B、推荐优秀篇目,班内交流。 C、教师推荐相关内容阅读 交流研讨前两次小作文 拓展延伸 材料一:昆明市西山区富善村的普通村民张正祥,40多年来,为保护滇池,经常在滇池边巡查、拍摄、写材料、反映污染情况,为此他花掉了所有的积蓄,还变卖了家里的养猪场,妻子离开他,非法矿主见他就打,右眼瞎了,右手折了,他始终没有放弃保卫滇池的孤军奋战······ 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背景图片 论入新课: 请谈谈你读书学习的具体目的。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朱子语类》第三则。 2、交流研讨前两次小作文。 材料二:陈水扁洗钱案 陈水扁洗钱的第一个渠道是台湾当地的 兑换店或地下钱庄。非法资金由此转移到国外,但没有在台湾的金融机构留下证据和痕迹。第二个渠道是珠宝买卖。陈水扁之妻吴淑珍,透过海外珠宝买卖进行大规模洗钱,其交易金额可能超过18亿新台币。渠道之三是注册一个用于洗钱的空壳公司,该公司没有实质性的商品或贸易往来,没有制造业或服务业的背景,其用途仅仅是洗钱。据瑞士方面的消息,陈家在美林公司拥有7亿新台币的巨额不明资产。 材料二:陈水扁洗钱案 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天理人欲杂谈 天理与人欲的问题是道德规范与人的物质欲望之间的关系,儒家一贯认为,天理与人欲是对立的,人欲横行则天理灭,要克服人的一心之私欲,使之符合礼的要求。 在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中,必须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天理和人欲的关系实际上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朱熹主张人追求精神的需求应该超过对物质的需求

文档评论(0)

pwk11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40033240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