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笔记).docVIP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专插本加油站 站长原创作品,请勿商化,欢迎考生加入我们,本站想考生之所想,为考生提供免费的一切插本服务。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笔记) ? ?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毛泽东向全党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主要表现在: (1)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 (2)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 (3)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了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提出了从全体人民出发,“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提出了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初步探索中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尽管有的还是不够成熟的设想、有的并未付诸实施、有的在实践中没能坚持下去,但它们都为后来的探索做了开创性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 1、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曲折发展的原因 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长,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更短,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些已经比较清楚,但更多的还有待于继续探索;我们党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缺乏深刻的认识。 2、党对社会主义认识曲折发展的过程 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主要包括:在领导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时提出了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第一,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区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 第二,发展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 第三,在社会主义经济占优势的条件下“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第四,毛泽东还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有它自身的规律,必须不断从实践出发,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才能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第五,提出了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就无法提高;建成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第六,提出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和永不变质的思想。 3. 其它领导人的积极的贡献 第一,刘少奇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第二,周恩来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的观点,科学技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以及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反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严重存在的官僚主义的观点。 第三,陈云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⑴ 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 ?⑵ 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 ? ⑶ 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 第四,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以及加强执政党建设,执政党要接受党内外监督等观点。 第五,朱德提出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观点; 所有这些,为毛泽东思想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也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总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犯过包括“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遭受了重大挫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在经济建设上所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 ? ?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 ? 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 为了推动全党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⑴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在论述怎样才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问题时,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 ⑵ 1986年9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