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
1936 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偕夫人来到了东方巴黎上海。
此行目的,除了会晤电影同行,还要考察中国戏剧,起因来自六年前梅兰芳在美演出给他留下的绝佳印象。先前接到电报的梅兰芳,做了充足准备。他带卓别林看完海派连台本戏《火烧红莲寺》 ,随即到新光大戏院观赏马连良演出的《法门寺》。私下漫谈时,卓别林向马连良、梅兰芳两位生旦翘楚问了同一个问题:谁是你们的导演?二人的回答也如出一辙:我们自己就是导演!这一问一答间生发出一个话题:戏曲舞台上,究竟谁主沉浮?
“京剧是角儿的艺术。”这句话虽然还被屡屡提及,但在现实操作中却前景堪忧。新编京剧依靠名导演、名作曲、名编剧,几成惯例。损资耗时且巨,反而招惹来不少批评、揶揄,而这种苗头似乎仍没有改弦更张之意,这不得不让人花费笔墨谈些常识性问题。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每一个艺术门类都有其自成体系的规范与法则,这些规范是经过长期艺术实践总结出来的,也是一门艺术的灵魂所系。如今,一出戏中占据领导核心位置的虽都是业已有所建树的艺术家,但对于京剧,大多是外
行。如果让他们先把京剧的原理、法度、技术领会十之七八
再进行创作, 那就需要十年才可能磨成一戏。 在目前这种“短平快”的需求模式下,在倒计时日程表里, 他们往往只能将自己熟识的手段和理念强加于京剧,不伦不类的结果也就无足
为怪了。扭转这种局面的关键,是要以机制的保障让京剧创作回归正道。在这一点上,文化部门和院团的负责人干系重大,不可不察。
说“京剧是角儿的艺术”,就是要重建主演中心制,树立主演的“绝对权威”。以角儿为中心,是艺术进化的结果。在古典戏曲时代,剧作家是一部戏的肯綮所在,他们也同时兼
任导演之职。从元曲到传奇, 从“关白郑马”到“南洪北孔”戏,曲史上留下的都是文人身影。清代中叶,地方戏曲勃兴,以
秦腔为代表的“板腔体”开始挑战传统的“曲牌联套”,这一变革,使演员的个性得以释放,一样腔,百样唱。中国戏曲在千百年的上下求索中,能够不断地发展,得幸于良性审美互动。
康乾年间, 都中人已“厌闻吴骚”,“花雅之争”最终以花部乱弹完胜告罄,预示着观众审美的改变。自此,戏曲史上伶人的
名字开始替代文人,“三鼎甲”、“三大贤”、“四大须生”等成为顾曲知音乐道的对象。
戏剧研究家徐凌霄曾如此定义京剧: “声术化的社会文学”
和“戏台上的立体文学”。京剧不同于昆曲,剧本没有过多的文学性,不可作为案头读物随航怡枕。京剧也不同于小说,情节铺陈简单洗练,不以故事取胜。她的菁华全在表演,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艺术的最终解释权属于演员。观众看戏的时候,除了选择剧目,更要选择演员。同样一出戏,这个
演员唱,一票难求, 换了别人, 则无人问津, 便是这个道理。
京剧到底要不要刻画人物争论了很多年,李玉声先生对此的 16 条短信,还引起一场不小的论战。窃以为,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借用龚定庵的“善入善出”说,对这个问题解释得最为透彻。京剧的唱腔、动作,是剧中人心理感情的外化,
说京剧不刻画人物, 显然立不住脚。 但是,为什么看京剧 《六月雪》就不会出现看电影、话剧那样观者掩泣的场面?这就
是音乐的魅力。戏曲中再苦情的剧目,唱腔设计也一定是唯美的,优美的声腔覆盖了一切,观众沉迷在音乐的世界里。梅兰芳演《贵妃醉酒》 ,观众是为看杨玉环,还是为看梅兰芳?自然后者是决定性因素。演员在人物与技巧间,可以裕如出入而毫无隔阂,这种艺术表现力唯戏曲独有。无技不成艺,人物、情节与技巧发生冲突时,均要让位于技巧。把人物内心揣摩尽致,一张口却“凉调”,无论如何是吸引不了人的。京剧之所以能让人入迷,归根结底源自她的观赏性。
持主演中心制,不 指演 是 的最 者,也要是一部 作的核心。 本、音 、舞美、灯光等,都要服从主演的 格。如今新 的 目,唱 常 背七字句、十字句的格律,唱腔 令人听不出板式,写 化的舞台布置??都 演 表演 来极大 度,也根本背离了京 精神。以机制来保障,就是要 主演 一出 的 作,唱 、唱腔、舞台 度的最 果,必 由主演决定, 底
束演 作 演、 、作曲代言人的局面, 演 要从“木偶”重生 有灵魂的人。在“文革”前,京 界始 秉承 的机
制。 数前 名家,无一不是 作型演 。翁偶虹用 20 天写出了《 麟囊》 本,程 秋却花了一年多 来 唱
腔,否 不会有程派扛鼎之作的出 。田 写了一出《白蛇 》,却形成杜近芳、 燕侠、刘秀荣三种版本,也是由演 个性 致的。杜近芳的《 瑶 》名 天下,但不妨碍关 霜、李 康依据自身 格,再 新曲。京 在鼎盛 段,能 涌 出 多流派和好 ,完全是主演中心制 出的善果。
出人、出 ,是各个院 都提的口号。依我之 ,后者完全可以忽略不 ,只要能出人,就不怕没有 。如果由主
演同 商 本、 同琴 唱腔、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