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施工技术
通过对8~12层中高层建筑配筋砌体建筑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等一系列试验研究分析,在已有上海18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建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发研究出了中高层设计结构计算模式、结构构造以及相适应的成套施工技术,并提出了中高层配筋砌体适用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芯柱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等材性要求,为推广应用提出了实用性的配筋砌体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关键技术以及技术经济分析。
0前言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一种替代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其本身具有的优点正在成为我国多层建筑的主导性墙体材料并向中高层建筑发展。但是由于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的抗压、抗剪强度较低,难以成为中高层建筑的承重墙体。上海通过两幢8N12层住宅试点工程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进行系列材性、结构性能试验,设计和施工方法研究,建立了中高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建筑结构体系,并形成了能推广应用的成套技术。不仅在我国填补了中高层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结构建筑系列的空白,亦为禁止粘土砖作为建筑承重和填充墙体找到了良好的替代用品,对保护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建筑节能都是具有深远的意义。
1研究背景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作为一种墙体材料,在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年的应用历史。国内始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延安路铜仁路口25幢两层半低层住宅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造,至今建筑物仍然完好。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有很大发展,仅上海就用小砌块建成多层住宅约500万m2。1993年上海市编制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多层砌体建筑设计规程、施工验收规程与图集等五项全套标准。
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作为承重结构在国外已有不少研究理论和工程实践,国内尚属探索试点阶段,其结构受力性能、计算模式、抗震性能验证和施工技术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1995年上海园南小区试点工程对坞层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作为承重结构进行研究,1998年底完成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上海中高层条状住宅在用地、户型、结构震性能等方面具有比较好的经济性,提高了生活质量和环境舒适度,近10年来大量流行,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了推广8~12层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配筋砌体作为承重结构,1990年上海市墙体办组织有关单位立题进行研究。具体试验研究分成五大部分:
(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块型和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2)配筋砌体建筑基本力学性能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配筋砌体试点工程设计及技术研究;
(4)配筋砌体试点工程结构施工及工艺研究;
(5)配筋砌体试点工程保温节能研究。
该研究和试点工程被列入上海市建设科研重大项目计划[详见沪建教(99)第0378号文]。2002年完成了全部试验研究任务,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研究成果。上海市科技委组织专家鉴定,其成果评价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在我国新版的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中已分别采纳和引用了其研究工作的成果。该研究成果在2005年由建设部组织的《首届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评奖中获得了技术与产品类项目三等奖。
2试点工程概况
试点工程为上海**城7#、8#两幢住宅建筑工程,7#楼10层,8#楼l1层,项层均为跃层,标准层层高2.8m,三单元条状平面,建筑面积分别为5,890m2和7,352m2。外墙与屋面均采用
根据对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材性、配筋砌体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试点工程的结构采用专用带凹槽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作为长、短肢墙结合的大开间剪力墙体系。除了顶部跃层处和极个别宽厚比小于5倍的独立小墙肢仍使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外,其余承重墙体均采用190mm厚灌芯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配筋砌体,填充墙也采用普通型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
试点工程建成后,经单层房屋模型震动台试验和配筋砌体房屋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动力分析,试点工程房屋的动力特性现场实测证明结构抗震性能良好,房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完全能满足7度抗震设防的要求。
试点工程于2002年6月竣工交付使用后到目前为止,经过5年多的时间考验,所有外墙和内部承重墙没有发现裂缝,住户使用反映良好,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3设计施工主要关键性技术研究
3.1灌芯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
通过对配筋砌体的砌块、砌筑砂浆和灌芯混凝土的配制以及灌芯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提出了配筋砌体的基本力学性能指标,为结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其中最为关键是通过灌芯混凝土砌体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解决砌体灌芯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之间的最佳匹配问题。除了考虑强度之间的匹配,更重要的是考虑其三者的变形以及相应的应力峰值之间的匹配,充分发挥其三者的强度,又降低了应用成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