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方法概述
根据混凝土这种多元多相水泥基复合材料特点提出科学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的原则,即应由水泥基胶结材浆体体积、空气体积与砂、石体积组成配合比,并着重论述水泥基胶结材浆体的设计配制方法以及按堆积密实原则设计砂、石量的方法。将国内外常用的两种连续级配计算式,针对混凝土拌合物稠度类型,增加为五种计算式;并明确每种稠度类型的石子量基本稳定在一定量值上;以及不论哪种类型混凝土,其砂率均必然随胶结材浆体量变化而改变的规律。从而将国内一向以砂率为主要设计参数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改变为以胶结材浆体量与石子量为主要参数的设计方法。
混凝土以其能配制从C10至C100以上的强度,能浇筑进任何形状尺寸的模型,并能用钢筋、纤维直至预应力筋进行增强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道桥、涵洞、海港、空港,直至海上采油平台,原子反应堆等所有土建工程。
在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过程中,世界各国曾有无数工程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配制的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取得相当丰富的经验,许多国家的相关标准中,也曾针对某些情况提出过若干配制参考数据。
l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混凝土是以水泥为主,掺用若干种粉状矿物掺合料加水和外加剂配制成的胶结材浆体,将散落的砂、石拌和均匀,浇筑在梁、柱、板等各种模型中,牢固地粘结成一个整体的工程材料。混凝土在配制生产过程中,除要求水泥基胶结材浆体本身均匀外。还要求通过搅拌将每个砂、石颗粒用浆体包裹分割开来,再通过振捣等施工工艺,使砂、石获得最紧密的堆积。被胶结材牢固地粘结在一起。泵送大流动性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还要求胶结材浆体有足够的粘性和流动性,施工时能将砂石均匀悬浮在胶结材浆体中。混凝土在生产搅拌过程中会由砂、石带进一部分空气,由于耐久性的要求,还会通过掺人引气剂引进一部分气体。因而混凝土是一种含多种原材料,含固、液、气三相的多元多相水泥基复合材料。
为此,设计配制优质混凝土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混凝土由胶结材浆体(胶结材+水+减水剂)体积、空气体积、砂体积、石体积四部分组成,应按这四部分体积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2)水泥基胶结材浆体是决定混凝土施工工作性和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关键组分,因此应首先按施工工艺及强度、耐久性要求,尽可能科学合理地选定水泥品种、水灰比(水胶比),单方水量与高效减水剂品种、用量,以及掺合料品种、用量,配制出适用的胶结材浆体:
(3)所有砂、石和粉状固体颗粒应有最密实的堆积:
(4)新拌混凝土必须具备施工工艺要求的施工性能;
(5)混凝土浇筑后经振捣、养护等工艺应能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各种性能,如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渗、抗冻融等性能。
本文主要就混凝土配合比的合理设计方法加以论述。
2设计符合要求的胶结材浆体
普通混凝土从施工工作性可区分为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低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O~4Omm)、塑性混凝土(坍落度(5O~90mm))、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00~150mm)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60mm)五种类型。干硬性混凝土浆体只要将胶结材与水混合均匀即可,低塑性和塑性混凝土浆体则应适当添加塑化剂或普通减水剂,流动性混凝土和大流动性混凝土浆体则需要添加高效减水剂并在胶结材中掺含大量玻璃微珠的粉煤灰组分。以利于施工和易性。各种类型混凝土依据施工工艺及强度、耐久性等要求,可适当添加矿物掺合料。
鉴于混凝土为工程结构材料,混凝土配合比除考虑施工工作性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结构强度、耐久性要求进行设计。为此首先应按强度等级选定适宜的水泥品种与水灰比?;同时按施工工艺要求设计单方水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减水剂品种、用量;再按施工工艺和硬化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选择掺合料品种、取代水泥量等。以配制出符合要求的水泥基胶结材浆体。
在高效减水剂广泛应用的今天,混凝土单方拌和水量,在水胶比大于0.5时,不宜多于190kg;在水胶比小于0.4时,则宜以配出的胶结材浆体量不大于0.36m3(自密实混凝土不大于0.4m
遵照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和有利于环境的指导思想,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采取大量掺用工业废渣,减少水泥用量的原则l21,矿物掺合料取代水泥量不宜低于50%。
配制出的胶结材浆体要有一定的流动性和粘性。浆体流动性大小主要与高效减水剂的性能、掺量以及单方水量大小相关,浆体的粘性则与胶结材粉体数量、水胶比和外加剂性能相关。宜按施工工艺要求对浆体的流动性和粘性适当调整。
3按堆积密实原则设计单方砂、石量
在设计出符合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施工工作性要求浆体的基础上,在每m混凝土中除去浆体体积和空气体积外,剩余部分便是砂、石体积。
如前所述,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所有砂、石及粉状固相颗粒应有最密实的堆积。怎样才能获得最密实的堆积呢,方法有二。一是种著名的富勒氏连续级配理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