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学经络.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针刺意外及其处理 1 、晕针 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饥饿疲劳 等 表现:突然出现精神疲倦,头晕目眩, 面色苍白,恶心欲吐,多汗,心慌,四 肢发冷,血压下降,脉象沉细 处理:停止进针,将针全部取出 患者平卧,头低足高位 冬季保暖,夏季通风 轻者给饮温开水或糖水,重者指 压人中、内关、灸百合 预防 2 、滞针 原因: A 病人过于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 B 手法太强,针感强烈 C 捻转不当 处理 预防 3 、弯针 原因 A 进针用力不当 B 体位改变 处理 预防 4 、断针:或称折针,针体折断在人体内 原因: A 针具因素 B 病人突然改变体位 C 手法过于强烈 D 针刺时江针身全部刺入体内 处理: A 镇静,嘱病人勿改变原有体位,防止断针深 陷 B 若残端在体外,用手指或镊子起出 若断针欲皮肤相平或稍凹时,左手拇食二指垂直向下挤 压针孔两旁,使断针暴露体外 若断针完全深入皮下或肌肉深层,应 X 线定位手术取出 预防 5 、血肿与出血 针刺禁忌 A 合谷、三阴交、腰骶、腹部穴位孕妇禁忌 B 排空小便后方可扎腹部 C 小儿卤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D 带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 宜 E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者肿瘤的部位不宜 其他针刺方法 皮肤针 皮内针 三棱针 指针 二、灸法 定义:指借助艾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性 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防 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施灸材料:多由艾叶为主,其味苦性辛 温,内服可治疗腹痛、痛经、先兆流产、 月经不调、崩漏等多种疾病。外用煎汤 重洗能治疗湿疹、皮肤骚痒、痤疮等疾 病。 艾叶便于加工制成细软的艾绒,有易于 燃烧,气味芬芳,热力温和,窜透力强, 可直达肌肤深部等优点。 现代药理研究 使用艾灸法的医疗作用:能温通经络、 行气活血、祛寒除湿、消肿散结、回阳 救逆及防病保健作用。故《名医别录》 载“艾味苦,无毒,主灸百病” 第四章 经络 1 概念: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 是联络脏腑,沟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 的通路。 经: 纵行 ,主干,多行于深部,经脉 。 络: 横行 ,分支,部位较表浅,络脉 2 、经络学说的概念 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 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 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 分。 3 、经络腧穴的实质研究 有观点认为:经络是以神经、血管为物 质基础的一种运输传导系统 经络与神经的关系 “得气”与神经 4 、经络的生理功能 5 、经络学说的运用 第一节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 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 脉、十二经别、十二筋经、 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 脉、孙络和浮络。 经脉的生理特点 十二经脉 有一定起止,交接顺序 在肢体的走向有一定规定 同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 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奇经八脉 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络属关系 统率,联络,调节十二经脉 十二经别 阳经经别 阳经 阴经经别 与之相表里的阳经 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补正经的不足 十五别络 十二经脉,任督脾经分出各一支 络脉 孙络 细小络脉 浮络 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络脉特点 加强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 渗灌气血 经筋 十二经分布在筋肉系统的总称 皮部 十二经在体表皮肤的反映区 经络的生理功能 运行气血 营养脏腑 联络脏腑器官 沟通表里内外 感应传导信息(得气、行气) 调节机能平衡 一、十二经脉: 1 、命名: 即手足三阴经、手足三阳经 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又称

文档评论(0)

sandaji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