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工作细则.doc

我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工作细则.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下称预防用药)管理,降低细菌耐药,降低医药费用,促进合理用药,依据《抗菌药品临床应用指导标准》(卫办医政发〔20XX〕285号)和《卫生部办公厅相关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相关问题通知》(卫办医政发〔20XX〕38号)、《卫生部办公厅相关做好全国抗菌药品临床应用专题整改活动通知》(卫办医政发〔20XX〕56号)、《抗菌药品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征求意见稿)》、《一般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应用抗菌药品防治外科感染指导意见(草案)》、等要求,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外科手术切口通常可分为三类:Ⅰ类(清洁)切口、Ⅱ类(清洁-污染)切口、Ⅲ类(污染)切口。 Ⅰ类(清洁)切口指是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和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关键包含: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血管外科手术、腹外疝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经皮肤内窥镜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等。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指是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显著污染。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和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 Ⅲ类(污染)切口指是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物有显著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显著缺点(如有开胸心脏按压)者。 第三条 本细则适适用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工作相关医师、药师、护士、患者及其它相关人员。 第四条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管理由主管院长负责,药事管理委员会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医务科、药学部、感染管理部门、护理部、外科、感染科、麻醉科、检验科等共同参与,成立工作协作小组,负责相关人员培训、指导、管理等工作,确保本细则落实落实。 第五条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应该遵照安全、有效、经济标准。 第六条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不能替换严格无菌操作。 预防用药适应证 第七条 外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应依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品。 第八条 通常情况下,Ⅰ类(清洁)切口手术不需预防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 (一)手术范围大、连续时间超出该类手术特定时间或通常手术连续时间超出2小时、污染机会多; (二)手术包含关键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脾切除术等; (三)异物植入术,如腹外疝人工材料修补术、异物植入血管外科手术等; (四)有感染高危原因者,如高龄、糖尿病、恶性肿瘤、免疫功效缺点或低下(如艾滋病患者、肿瘤放化疗患者、接收器官移植者、长久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营养不良等; (五)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异常增高; (六)经皮肤内窥镜胃造瘘口术、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有感染高危原因;经皮肤内窥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者。 第九条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因为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殖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这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品。 第十条 Ⅲ类(污染)切口手术因为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故这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品。 第三章 预防用药选择 第十一条 选择抗菌药品时要依据手术部位常见病原菌、患者病理生理情况、抗菌药品抗菌谱、抗菌药品药动学特点、抗菌药品不良反应等综合考虑。标准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效果肯定、安全及价格相对低廉抗菌药品。 第十二条 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关键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通常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作为预防用药。经皮肤内窥镜胃造瘘口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是进入腹腔空腔脏器手术,关键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肠杆菌,提议使用第二代头孢菌素。 具体预防用药选择见附表,表中所列抗菌药品剂量均为成人剂量,小儿剂量参考药品说明书或按公式(小儿剂量=小儿体重×成人剂量/70千克)计算。 第十三条 对β-内酰胺类过敏者,应在病历中注明,选择克林霉素(0.6~0.9克静脉给药)预防葡萄球菌感染;选择氨曲南(1~2克静脉给药)预防革兰阴性杆菌感染。 第十四条 外科Ⅰ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品不宜联适用药。 第四章 预防用药给药方法 第十五条 严格把握预防用药时机,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剖宫产术则在应钳夹脐带后立即给药。具体给药时间以麻醉统计单为准。 第十六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60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