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瘫的中医辨证分型 面神经炎是临床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变,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的病症,可发于任何年龄,无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病急速,以侧面部发病多见。临床表现为睡眠醒来时发现一侧面部肌肉板滞、麻木、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露睛流泪、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歪向健侧,病侧不能皱眉、闭目、露 齿、鼓腮,部分患者初起时身后疼痛,还可出现患侧方前 2/3 味觉减退或消失等。中医认为发病多由肌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侵袭,以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纵缓不收而发病。 1.风寒袭络 主证: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发热,肢体拘紧,肌肉关节酸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和营。 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炙麻黄 9g,熟附子 10g,细辛 3g,桂枝 9g,防风 12g,白芷 10g,白芍15g,川芎 9g,秦艽 18g,甘草 6g。每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表虚自汗者去炙麻黄加黄芪 30g、白术 10g 以益气团表;兼头痛者加羌活 10g、葛根 30g 以疏风解痉、清利头目;兼痰浊阻络者加胆南星 10g、白芥子 10g 以化痰通络。 2.风热袭络 主证:突然眼睑闭合不全,伴口苦,咽干微渴,肢体肌肉酸楚,舌边尖微红,舌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治法:祛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 1 / 2 泰艽 18g,川芎 9g,当归 9g,赤芍 12g,石膏 30g,羌活 9g,防风 9g,细 辛 1.5g,黄芩 12g,生地 18g,僵蚕 6g,全蝎 6g,甘草 6g。每日一剂,水煎服。 加减:若风热表证明显者,可去细辛、羌活,加桑叶 9g、蝉蜕 6g 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力;兼头晕目赤者,加夏枯草 18g、栀子 12g 以清肝泻热;兼风痰阻络者,加白附子 6g、胆南星 12g 祛风化痰。 中医治疗上以调整阴阳,补虚泻实,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为原则,根据患者症状体征辨病辨证,所属经络,予以针灸推拿。治疗过程中要合理掌握针刺,推拿时机腧穴配合手法应用,同时配合中药热奄包药敷、电磁波、低频脉冲治疗,对面神经炎恢复有显著疗效。 以下几点应引起注意: 1、面神经炎有周围性中枢性两种,应注意鉴别; 2、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保持室温适中,不宜潮湿,不宜贪凉; 3、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 4、经常进行面部按摩及面部表情肌的锻炼;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2 / 2

文档评论(0)

182****2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