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料推荐 PAGE1 / NUMPAGES1 2019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2019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 医学影像这门课程正是使我们了解数字信息技术等在临床上是如何应用的一个平台。 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医学影像技术实习心得专业名称: 医学影像技术 所在班级: 12 级医学影像(2)班 学生姓名: 杨晓芳学号,2019202977 实习单位: 铜川市矿务局中心医院 实习时间: 2019 年 6 月 18 日至 2019 年 4 月 26 日 一、对医学影像的了解简述: 自 1895 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 X 线以后不久,在医学上,X 线都被应用于人体检查,进行疾病诊断,形成了放射诊断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 X 线所形成的放射诊断也在不断发展,相继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数字 X 线摄影(CR)、核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放射学,加上超声、核素扫描,组成了医学影像学。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对疾病进行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的新兴科学,它具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渗透,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在诊断疾病方面,影像学是通过影像技术手段获得人体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改变的信息,结合临床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而影像(介入性)治疗是在影像的监视下,利用导管或穿刺技术,对病变进行治疗或获得组织学、细胞学、生化或生理资料,以明确病变的性质。 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关系极为密切,如大叶肺炎,病理分为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在充血期,可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如发冷、发热,白细胞升高,但此期影像学(X 表 现)为阴性;在红色、灰肝变期,X 线表现为大片状形态与解剖肺叶一致的典型致密影;在消散期,表现为散在斑片状致密阴形,若病人病程处在此期就诊,X 线表现无法与肺结核区别,只有通过结合病史病程经过、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才可能获得正确的诊断。 以上例子说明,医学影像学人才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可以说,一个影像学医师首先应是一个临床科的医师,在此基础上再深入扎实地学习影像专业的知识。 这便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即: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此外,结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外语、医学电子学、计算机的医学应用也是学习的重要内容。 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的内容应包括各种影像仪器的操作,各种疾病影像学表现、诊断和介入影像学。 一个高质量的影像学人才必须是熟练地操作各种仪器的能手,才能从中捕捉到更多对诊断有用的影像信息。 在介人性治疗中,操作尤为显得重要,否则,就不可能把导管或穿刺针送到靶器官或组织内去完成相应的治疗或诊断,甚至还可能加重病人的痛苦或导致生命危险。 影像诊断学是本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不仅要传授各种疾病的影像学表现、诊断,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疾病鉴别诊断的辨证思维。 在临床,疾病的种类繁多,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可谓同病异症、同症异病;同样,影像学上亦有同病异影、同影异病,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进行恰如其分的鉴别、否定、肯定,形成影像学的诊断逻辑思维,从而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准确判断病变所处的阶段、病变的程度、治疗手段的选择以及预后。 二、我们影像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影像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3.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 4.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 5.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辐射防护及自我防护我觉得也很重要: 1.划定区域: 病人检查区域、医护人员工作区域、病人及家属等候区域,并设立标志。 2.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各种设备。 3.在为病人检查时,要对病人的非检查部位做好防护。 4.工作人员要佩带有效的、合格的辐射剂量仪器,按时送检。 对接受辐射剂量超标人员要及时脱离接触射线,并及时查明原因,堵塞漏洞。 5.放射线机工作时,要关闭所有防护门,打开所有防护装置,避免散射线危害。 6.因需要工作人员暴露于射线下工作时,要穿戴好防护物具。

文档评论(0)

anm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