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说课稿..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梯形的面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十九页到二十 一页的梯形的面积。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这部分知识是将来进一步学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学生学习了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步理解了平移、旋转的思想,具备了初步的归纳、对比和推理 的数学活动经验,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有一定的启发。 本节课内容共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推导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是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计算梯形面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新旧图形的内在联系得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知识、能 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原有知识能力结构的不同导致他们对数学 问题的理解也不同,从而出现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因此本节课在探索梯形 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个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启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知 识和经验,自主进行探究活动,进而感受学数学的价值,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积极学 习的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探索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梯形的面积。 2 、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 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准备: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怎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找到转化后图形与梯 形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梯形学具、电脑课件。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我采用了 “活动探究”、 “小组合作”“猜测—验证”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数学 学习活动中相互合作,主动探索,通过猜测,验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推导出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学法:与教法相结合,主要通过复习旧知——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归纳总结——实 践应用——反思收获过程,使新知识转化为旧知,新知、旧知有机的融为一体,并学生把 新知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 六、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 “猜想” 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学到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还记得是 什么方法吗?采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 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唤起学生的回忆,使新旧知识的联系得到了沟通,为新知迁移做 好准备。 (二)、设置情境,导入 “新课” 1、情境创设 (电脑演示) 同学们元旦快到了,老师想在班上做一个梯形的展示栏,上底80厘米,下底120厘米,高70 厘米,做这样一个展示栏要用多大的卡纸是求什么? 教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容易感受、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 处。因此,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置实际情境呈现梯形,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 必要性。 2 、提出问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 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呢? 从 “猜想”到 “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已有 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标与方 向,同时明白猜想是否正确还需用科学方法进行验证。这样不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实验操作,探究验证 1、介绍学具 老师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一般梯形、一个直角梯形、一个等腰梯形,是要激发起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储备,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实际上只凭学生自 己手中的梯形是完成不了的,这就需要学生与别的同学进行合作才能完成任务,进而培养 学生的合作意识。 2 、研究建议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老师要提出这样三点建议:(1)选择你们喜欢的梯形,先独立思考 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再按照 “转化—找联系—推导公共公式”的思路来研 究;(2 )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验证;(3 )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汇报。 从原来向学生提出操作要求,到转变成为向学生提出研究建议,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实际研究中,教师更多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独特认识后,

文档评论(0)

屈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