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心亭看雪》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学习时间:
包英
备课时间:
班级:
2014、12、12
姓名:
【学习目标 】
、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章的简约之美。
、深入了解本文写景的特点——白描手法,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
【学习重点 】
、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学习难点 】
体悟作者旷达的志趣和故国之思。【知识链接】
1、白描。 白描原是一个绘画术语, 指在绘画中只用线条勾勒, 不著颜色的画法。
在写作上,白描是指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用简练的文字朴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作者简介
张岱( 1597~ 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明太
祖朱元璋曾定都于金陵),消极避居浙江剡( shàn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他继公安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 趣,风格独特。
特别提示: 张岱乃异乡之客;亡国之人。
【预习导学】 1 、给画线字注音:
更定(
(
有此人(
)(
) 拏(
)
) 毳衣
)(
喃喃(
(
) 一芥(
)长堤(
) 雾凇沆砀
) 更
)
2、解释句中画线词:
( 1)人鸟声俱绝(
( 3 ) 更 定 (
) ( 2)是日 ( )
) ( 4 ) 余 拏 一 小 舟
(
)
( 5)拥毳衣炉火(
)(
6)上下一白
(
)
(
7
)
雾
凇
沆
砀
(
)
( 8)焉得更有此人(
)( 9)强饮三大白(
)
(
)
10 莫 说 相 公 痴 (
) ( 11 ) 问 其 姓 氏 , 是 金 陵 人 , 客 此
(
)
3、解释多义词:
( 1 )白 :上 下 一白 (
)
三 大白
(
)
( 2 ) 余 : 余 住 西 湖 (
)
上 下 十 余 里
(
)
( 3 ) 大 : 大 喜 (
) 三 大 白
(
)
( 4)是:是日更定(
)
是金
陵人(
)
( 5 ) 绝 : 人 鸟 声 俱 绝 (
) 绝 巘 多 生 怪 柏
(
)
( 6)更:时日更定(
)
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
)更 有痴似相公者(
)
4、用原文回答问题:
1)文中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在文中画出)
5、结合文意写诗句: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痛饮。【合作探究】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怎样的天气环境中去看雪的反映了作者怎样
的心情
2、作者的“痴”表现在哪里
3、令“相公”和湖中人痴情不已的西湖雪景究竟如何(画在书上)
4、“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是否矛盾
5、“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 这一句是从什么角度写雪的如何体会句中
的“绝”字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
何作用
7、文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8、文章结尾舟子的话有什么含义
9、对“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中几个“一”,结合文章内容,
怎样理解
10、作者写作此文时, 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 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 你能说
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11、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为何不提及姓名
12、为什么说湖中人比“相公”更痴
【拓展延伸】
关于西湖的诗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至少一首。
【达标检测】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
( 1 ) 湖 中 人 鸟 声 俱 绝 ( ) ( 2 ) 拥 毳 衣 炉 火
( )
( 3 )与 余舟 一芥 ( ) ( 4 ) 舟中 人两 三粒 而已
( )
2、(1) 概括画线部分的内容 。
这一部分采用了 和 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量词“痕、点、芥、粒”的作用是:
3、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与本文
“
”有异曲同工之妙。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痴行”
----
清高孤傲
“痴景”
----
痴迷自然
“痴遇”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