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泾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VIP

关于加快泾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关于加快泾县文化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夏光田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可以说,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到来。泾县是文化大县、文化名县,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必须紧紧依托自身传统文化优势资源,打好文化牌,唱响主旋律,着力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近日,由县委政研室牵头,组成调研组,对全县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一)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县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汉初置县,迄今已有2100多年,有“汉家旧县,江左名区”之称,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既是“男勤于耕,女勤于织”的农桑之区,又以商宦众多、文风昌盛而名闻遐迩,学者名流,代不乏人。唐代诗人许棠,宋代文人吴份,明代文学家查铎,清代书法家包世臣等皆为一代鸿儒。当代则有无产阶级革命家、外交家王稼祥,著名经济学家吴半农,著名教育家查谦等民族精英。现代画家吴作人、文学家吴组缃、书法家吴玉如并称“泾川三吴”,音乐家朱践耳、散文家张拓芜等名流,皆蜚声海内外。与之交相辉映的是人文景观、名胜古迹遍布全境,水西唐寺宋塔,桃花潭中华第一祠、扶风会馆,查济明清古民居群,黄田洋船屋,章渡吊栋阁……历代骚人墨客游踵不绝,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慕名而来,盛赞“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佳境千万曲,客行无歇时”,并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句。县内有国保单位4处(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水西双塔、查济古民居、黄田洋船屋)、省保单位8处、县保单位32处。根据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记,我县有不可移动文物863处、馆藏文物3000余件,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1处(陈村古镇),历史文化名村1处(查济)。特别是我县是著名的“宣纸之乡”,是国宝宣纸的发祥地和正宗产地,宣纸工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笔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保护。近年来,随着书画热的不断升温以及宣纸亮相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辐射作用,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 (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县切实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确定了建设文化强县的发展战略,出台了《泾县文化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了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着力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对文化产业的认知、关注程度不断提高,全县正逐步形成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产业体系初显规模。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县初步形成了以宣纸书画纸、宣笔油画笔、文化旅游业、广播影视业为主导的文化产业体系。一是宣纸书画纸产业迅猛发展。目前,宣纸、书画纸生产加工企业250多户,从业人员15000多人,整个行业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年产宣纸、书画纸6800多吨,占全国书画用纸生产总量的60%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手工纸生产基地。二是宣笔油画笔产业稳步发展。全县共有宣笔生产企业及个体作坊30多家,宣笔品种达200多种,年产各种宣笔50多万支,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市场,黄村镇获得“中国宣笔之乡”特色区域荣誉称号;油画笔生产加工企业31户,从业人员2100人,年产值1.5亿元,产品主要出口西欧。三是文化旅游业加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新四军红色文化之旅、山水生态绿色之旅、历史文化和古建筑徽色之旅、宣纸文化白色之旅“四色”旅游,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分别被列入全国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国家红色旅游100个经典景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桃花潭、查济古建筑群成为国家4A级景区,A级景区数居全市首位、全省第三。2010年,全县文化旅游共接待游客195.68万人,实现总收入6.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04%、28.26%。四是广播影视业方兴未艾。广电系统坚持宣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验和新成果,2010年广播电视共发稿3500余条,43件作品分获市级以上广播电视作品创优评比一、二、三等奖,其中17件作品获得省二、三等奖,实现广播电视产业收入500余万元。同时,我县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美丽的自然山水,也吸引了众多影视剧组前来拍摄制作,《渡江侦察记》、《月亮湾的笑声》等影片多年前就被人们津津乐道;近年来,央视热播剧《叶挺将军》、《监察局长》及赵薇主演的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等摄制组均前来泾县拍摄。2007年,我县与上海文广集团正式签约,成为该集团的唯一影视外景基地。2009年,由县委宣传部与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集团三方联合拍摄

文档评论(0)

我思故我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部分用户下载打不开,可能是因为word版本过低,用wps打开,然后另存为一个新的,就可以用word打开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