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洗澡文化最新.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要: 洗浴文化是人类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尽管有关人类洗浴文化的研究 成果我们见到的还不很多(也许笔者孤陋寡闻),但我们仍能从大量 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和相关的文字记载中窥见洗浴与人类文化与文 明进化的密切关系。 在西方,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与洗浴有关的画作、艺术作品不 胜枚举。在中国,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虽然直接反映洗浴的艺术 画作与文字十分有限,但古人 “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的文化理 念却深深地滋养着炎黄子孙。那幅 “贵妃出浴图”,不仅让我们领略 了杨贵妃的美艳,而且也记录了中国人的洗浴历史。 尽管中西洗浴文化的表现形式各自不同,但是无论是什么文化背 景、什么社会阶层、什么时代,洗浴几乎是所有诞生在我们这个世 界上的婴儿的第一件大事。 人类以沐浴为礼仪,以沐浴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生活,以沐浴记录 人类的文化与文明。 正文: 一、中国人的洗浴文化历史 洗浴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一席之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商 周时期,最高统治者的法典中就规定了在登基、继位、祭奠、开元 等重大活动中,都要戒斋三日、沐浴更衣,“吏五日得一休沐”,表 明洗浴对官宦仪容仪表之重要,人对天、地之敬重。此后历个朝代 莫不如此。至汉唐时代,洗浴文化已趋形成,洗浴方式也越来越多, 诸如:蒸气浴、温泉浴、冷水浴、药浴等在上层社会普遍流行。不 仅如此,洗浴还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医学中健身养生的方法与理念, 如中医的热熬、泡足、薰疗、按摩等方法,均为中国洗浴文化特色 的形成融入了新的元素。 在中国洗浴文化传统中,“沐浴而朝”与 “斋戒沐浴以祀上帝”, 不仅是一种隆重的礼仪,而且也是古代人的信仰与精神生活。儒家 文化 “有澡身而浴德,与其澡于水,宁澡于德”之说。孔子的门生 曾点把洗澡作为一种至美的人生境界加以赞赏:“莫春者,春服既 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明 中国洗浴文化的传统,不仅在于发肤之康洁,而且更讲求品行之端 庄、德行之良好。 据扬州作家王资鑫先生考证,中国沐浴史上迄今发现最早的家庭 专用洗澡间,惊现于扬州汉宫!1993 年在扬州城北郊西湖果树地区 战国墓葬中出土的直径60 厘米的灰陶沐盆,以及陶匜,作为冥器为 陶质,经考证,其时实用应为铜盆、铜匜为多,匜形如葫芦瓢,是 最早的洗浴用品。 但是,中国人自古洗浴隐秘化,直到唐代之前,没有公共浴室。 为什么?因为儒学孝经明示: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不可示人。” 尽管如此,白居易的诗句: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妖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仍留给后人对盛唐时期洗浴场 景以无尽的遐想。 13 世纪初叶,扬州已拥有1000 家公共浴室(15 页),而到了乾隆 年间(1765)李斗 《扬州画舫录》记载: “浴池之风,始于邵伯镇郭 堂,后徐凝门外之张堂效之。城内张氏复于兴教寺效其制以相竞尚, 由是四城内外皆然”。可见当时洗浴之盛况。 考古界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铜镜,也说明 了生活于原始文化繁荣时期的中华民族的先祖,学会以金为鉴、整 理毛发,至少已经具有4000 年以上的历史。周公十天一洗发,“一 沐三渥发”。西周末年至春秋中期的 《诗?君子偕老》提出了 “鬒发 如云”,此处鬒字即剔治义,而 《礼记》首次出现的 “鬋”字,便是 今字 “剪”的前身,其 《内则》所载 “三月之末,择日,剪发”,起 码是2200 年前的发式修剪记录。《后汉书》有 “髫发厉志、白首不 衰”的说法,未成年男子长发下垂至眉,《诗经》称 “髦”,也有小 童首两枚双丫,归属弱冠之年,而一到20 岁便行士冠礼,并命字, 表示成年。 到了汉代,由于洗浴纳入封建礼仪的范畴,尤其修面、理发被提 到十分崇高的位置,因而有 “有发示孝”之说。把对头发的爱护与 对祖宗是否孝顺联系起来。这是中国传统洗浴文化对头发特别的抬 举。 有关中国洗浴文化历史最悠久且有文献记载的,当属扬州。 据王资鑫考证,明末,大约1650 年前后,扬州出现了零星的理发 业。崇彝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云: “三日洗儿,谓之洗三。”扬州 人出生的第三天,也有 “洗三”风俗,除了送红蛋以外,压轴戏是 “洗凤雏”,用艾叶、花椒烧成热汤,用鸡蛋清揉擦婴儿头额和小脸, 以求消毒杀菌,白嫩无疖。至于水中放花生和银饰,则是祈祷吉祥 如意。 近代以来,公共浴室开始流行,但并非 “一路畅通”,浴室屡关屡 开,时起时伏,分布大街小巷。据陈金龙先生统计,至解放初期, 扬州有32 爿浴室。挂头牌的数城中苏唱街的扬州浴室,创建于

文档评论(0)

130***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