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解题技法初探
—、三看:
(一)看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然而“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常常起到说明话题、交代环境、提示中心的作用。因此,解读标题是对诗歌整体理解和把握关键环节之一,抓住标题就抓住了诗歌的大致内容。所以,在鉴赏时切不可忽视标题的存在。如赏析唐诗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探访故人农庄的田园山水诗。由此,对诗歌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
(二)看作者:
古人说“诗言志”、“言为心声”。郭沫若先生说“诗的本职重在抒情”。然而,任何一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无不打上作者鲜明的主观烙印,表现作者一定的感情倾向。因此,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从而知人论诗,依人察情,以更好地把握诗歌内容,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如杜甫的《蜀相》。杜甫是唐期中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的诗人。其一身仕途坎坷,不甚得意,穷困潦倒一身。但其关心民生疾苦,渴求为国建功立业的心志却从未泯灭过,可时不我待,一生也只是做了一点小官而已,鸿鹄之志难抒。由此,我们就不难看出诗人独自一人,满怀心事,徘徊瞻眺于武侯祠庙之间,看见庭草自春,新莺空啭,不禁老泪纵横,眼前之境,国事飘摇,藩镇割据,令人顿思那“三顾茅芦”、“两朝开济”的诸葛孔明。至此,作者心念武侯,高山仰止,寄希望于当世的良相之材安邦定国的情怀跃于纸上。
(三)看注解
有些诗歌鉴赏还带有注释,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信息,一般是用来指明写作背景,交代典故出处或对个别词语,特别是专有名词的解释等。这对我们了解写作背景和理解诗的内容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唐诗《春闺思》: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渔阳:唐时征戍之地
通过附注我们就不难知道《春闺思》中所思为何人,乃是从军的丈夫,诗歌的内容就不难理解了。
二、二明:
诗是形象的艺术。古人作诗,讲究“立象以尽意”,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主观情感。即所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音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是古代士人便常借助诗歌这—形式来阐发心灵,得意时流觞曲水,不得志时忘情山水,政治失意便转向自然的怀抱寻求安慰,这样,诗词中的意象自然成为作者表情达意的具象载体,意象也不可避免地浸染着诗人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寄寓着诗人曲折深幽的情趣意志。意象分析,已成为诗歌鉴赏的主要切入点。
(一)明晓诗歌体式与诗歌意象的对照关系。
诗歌体式不同,诗中的意象不同。写景诗中的意象一般为所写的景物;叙事诗中的意象一般为叙述主体(人、事、物);抒情诗中的意象一般是抒情主人公(常常是自己);哲理诗中的意象一般是借以明理的景或物。明确体式与意象的对照关系,诗歌的意象就不难确定。
(二)明诗歌中常见意象的惯用意。如:
杨柳——离别 菊花——傲视 落叶——失意
青松——高洁 梅花——坚强 竹子——虚心
马 ——自由 浮云——游子 月 ——思念、思乡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清、哀伤 寒蝉——悲凉
雨 ——清新或忧愁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鸳鸯——思爱夫妻 丁香——忧愁或情结
三、九识:
诗歌鉴赏题的命题形式为主观题,不仅要求我们能理解,还要根据题目的要求表达出来,要想表达得准确、贴切,就离不开鉴赏评论的一些术语。要做到九识:
(一)识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在诗歌中很少用。其中,抒情有的直接(直抒胸臆),有的间接,如借景抒情、叙事抒情、用典抒情等。
(二)识写作方式:衬托(正衬、反衬)、映衬、以动衬静、讽喻、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象征手法、先扬后抑、以小见大、虚实相济、白描勾画等。
(三)识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等。
(四)识语言:形象、生动、准确、质朴、通俗、活泼、精练、凝练、洗练、明快简洁、含蓄委婉、清丽流畅等。
(五)识风格:婉约、豪放、低沉、沉郁雄浑、沉郁悲凉、清俊飘逸、寄寓深远、激昂悲壮、深婉细腻、含蓄蕴藉、清空峭拔等。
(六)识章法:悬念、伏笔、铺垫、照应、点睛、点题、复沓、起兴、点面结合、卒章显志等。
(七)识情感:欢快、欣喜、向往、热爱、喜悦、渴望、仰慕、追慕、恬淡、闲适、孤寂、焦躁、无奈、失望、遗憾、忧愁、厌倦、忧伤、憎恶、同情、担忧、痛惜、惋惜、怀念、哀怨、凄苦、消沉、苦闷、愤懑、激愤、怨愤、离愁别恨、怅然若失、怀古伤今、感时伤世等。
(八)识性格:自信、诚实、有正义感、嫉恶如仇、孤傲、清高、狂放不羁、坚强、坚贞、刚直、果断、慷慨、洒脱、坦率、开朗、脆弱、荒淫、颓废。
(九)识环境:幽静、幽僻、僻静、冷清、清静、肃杀、萧条、萧瑟、悲凉、凄凉、苍茫、喧闹、幽深、清幽、恬静、安适、静谧、远与近、高与低、大与小、动与静等。
色彩:红与白、深与浅、明与暗等。
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
四、四注意:
在把握试题中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