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A卷.doc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新闻伦理与法规”期末考试A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舆论监督 答: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3分)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3分) 2、名誉权 答:是人格权的一种,(1分)使人们依法享有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或者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力,(3分)名誉权表现为名誉利益支配权和名与维护权(2分) 3、有偿新闻 答:是指新闻机构向要求刊播新闻者收取一定费用的新闻,也是新闻工作者采取不当手段向被采访报道对象索取物质报酬的活动(3分)。有偿新闻还包括故意隐匿和扣押新闻的活动。(3分) 新闻侵权 答:是指行为人通过新闻媒体(包括通讯社、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公共新闻网站等)向社会公众传播不真实的情况,(2分)或情况虽然真实但属于法律禁止传播的事项,从而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民事权利(主要包括财产权和人格权)依法应当承担法律后果的行为和事实。(3分)广义上的新闻侵权还包括刑事侵权。(1分) 5、隐性采访 答: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3分)其特征:新闻事事周详、社会参与程度较高、隐瞒身份目的和手段。(3分) 1、新闻法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每一条2分) 答:1.宪法选择原则 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3.“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 4.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5.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新闻传播法规的核心问题) 2、简述传媒监督司法的必要性(每一条2.5分) 答:1.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 2.监督公共权力的需要 3.传媒的职责所在 4.司法实践的需要 3、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是什么(每一条3分) 答:1.行为人客观上存在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为第三人知悉。 2.只有在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披露其隐私权等行为影响到社会公众对受害人的评价时,才能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 3.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在主观过错方面的考察,应当以行为人是否具有实际恶意为标准,没有实际恶意的行为,即使确实损害了公众人物的名誉,也不应认定为侵权。 4.简述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的关系(每一条5分) 答:联系:1.目的一致性,都是维护新闻传播活动的正常秩序,保障其发展的基本手段。 2.内容具有相互包含性。 3.都是特殊的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代表特定的阶级利益并为阶级利益服务。 区别:1.形成方式不同,职业道德是一种自律性的规范,追求自治的手段。新闻法规是国家法律体系组成部分包括专门的新闻法和活动规范。 2.实现方式不同,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法治则是国家强制性的制裁手段。 3.表现方式不同,道德存在于人的意识当中,通过人的言语表现出来,法律是通过具体的书面表现,并明确规定行为的违法性和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5、我国新闻工作者应遵守哪些原则(每一条2分)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遵守宪法,法律和纪律 4.维护新闻的真实性 5.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 1、试论中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发展历史 答:一、中国古代新闻法 战国时期 魏文侯制定《法经》,给言论定罪。秦朝时期 秦始皇颁布“偶语弃市”法令。汉朝时期规 定诽谤有罪,“诽谤者族”。无言无形而非议于心也有罪 2.清代的文字狱以及清末的报律 二、中国现代新闻法 1.建国初期《共同纲领》有关规定 2.1954年《宪法》 3.1982年修订 4.1988年《新闻法》草案 5.1988年至今我国新闻法制的改革 1、隐私权 答:作为一种基本人格权利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3分)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3分) 2、诽谤罪 答: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分) 其构成要件:客体是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4分) 3、隐性采访 答:也称秘密采访或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

文档评论(0)

dreams9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