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论文:聚达能源1MW太阳能碟式斯特林热发电项目可行性工商管理研究.docxVIP

工商管理论文:聚达能源1MW太阳能碟式斯特林热发电项目可行性工商管理研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商管理论文:聚达能源1MW太阳能碟式斯特林热发电项目可行性工商管理研究 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认为,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电站的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能源建设的发展方向,属于国家大力支持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碟式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适宜在贫瘠或荒漠化土地上进行大规模并网发电应用。 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选题背景 能源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资源。随着化石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更加突出,且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已然呈现严重消耗的情况。据统计,按照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开采速度计算,石油还可供人类使用 40 年,天然气还可以供使用 65 年,煤炭还可供使用 162 年。同时,化石燃料的钻探、开采、提炼、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如 CO2、氯氟化物等污染物,会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增强、极端性天气加剧等一系列灾难性后果。 作为一种零排放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世界太阳能利用的起步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 20 年里,许多国家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并制订了全国性的近、中、远期规划,例如日本“阳光计划”、联合国《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等。而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中国也开始强调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目前较普遍的太阳能利用方式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其主流技术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随着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发电成本也在持续下降,但随之产生的例如多晶硅生产过程的高能耗、技术不过关、易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使得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也让太阳能光热技术有了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机会。 本项目的承接单位杭州聚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达能源”)创立于 2009年,以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为主业。经过数年发展,已完成高精反光镜面聚光系统、调光系统、双轴太阳跟踪系统、斯特林发动机等碟式太阳能斯特林发电系统相关组件和总成的试制与测试工作,先后开展 3KW、10KW、25KW等数个机型研制,目前已实现机体、热头、回热器、冷却器、活塞、镜面等核心零件的国产化工作。2015 年 10 月,企业研制的 25KW 太阳能斯特林发动机一次并网成功,光电转换效率达到 32%,并进行 CE 认证。企业现拥有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1 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碟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简称碟式(dish)发电,又称为蝶式、盘式发电,是人类最早开发的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之一。碟式发电系统利用聚光器集中太阳热能,利用吸收的能量驱动发动机并产生电力,它所采用的是聚光效率很高的旋转抛物面聚光器,集热温度多在 850℃以上,属于高温太阳能热发电。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在太阳能热发电中拥有最高的光热转换效率,所以在沧海孤岛、冰源荒野等空间范围受限的场合,碟式太阳能热发电技术都是首选,由于斯特林机的高效率和外燃机特性,成为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的首选热机,其发电系统称为碟式斯特林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 1.2.1 国外研究现状 碟式斯特林热发电技术的核心是斯特林发动机,由英国牧师罗伯特·斯特林于 1816年发明,这是一种外部供热(或燃烧)的活塞式发动机,以气体为工质,按闭式回热循环的方式进行工作。20 世纪 70 年代,石油危机的出现迫使欧美国家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加强斯特林技术领域的研究。瑞典 kockums 公司、美国福特公司、麦道公司、南加州爱迪生公司、美国能源部、STM 公司、Infinia 公司等,先后着手研究碟式斯特林热发电技术,在政府的支持下研制了 3~25KW 不等功率级别的斯特林发动机,以及相应的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并进行中试,技术应用趋于成熟。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 SES 公司、瑞典 Cleanergy 公司(原德国 Solo 公司)和美国 Infinia 公司。 SES 公司的斯特林发动机是一种四缸双作用式的斯特林发动机,是对菲利普公司和瑞典 Kockums 公司研究成果的拓展和演变[8]。其单台斯特林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轴功率达25~29KW,热效率达 38%~42%,曾一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发展前景的斯特林发动机。它的硬件和技术来源于美国 MDAC 在 1984 年开发的 8 套碟式斯特林热发电系统,并经过不断的改进。2008 年 1 月 31 日,SES 公司与美国桑迪亚国家实验室合作,对“Serial#3”斯特林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进行测试,在测试平台上测得太阳能并网转换效率(光电转换效率)达 31.25%,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天降财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