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各家学说共85页.ppt

针灸各家学说共85页.ppt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简介 (一)课程意义 1.1987年第一次出版;卫生部支持编写的针灸专业必修课程 2019年第二次修订 2.日本浅川要先生等将一版《各家针灸学说》译成日文,于2019 年1月在东洋学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并认为是“先人的智慧”、是 针 灸师必读之书” 二)课程性质 1.研究历代针灸流派与名医针灸学说的一门学科; 2.专业基础课 3.重在继承: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三)课程内容 1.古代针灸学术流派:10个 2.名医针灸学说:65位 3.名医古籍概览 (四)课程要求 1.破除针灸没有理论的糊涂观念 2.博览典籍,发掘针灸宝藏; 3.丰富诊疗技能和实践经验 4.启迪思维,激发灵感,促进创新 二、学术渊源 ■前代文献:三经(奠定了针灸的理论基础); ■源于师授:罗天益师李东垣等; ■源于家传:张璧、王国瑞、凌云等 实践经验:葛洪、赵学敏等 (一)《黄帝内经》 1.概述 30万字,主要阐述中医基础理论和针灸医学; 针灸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素问·八正神明论》:“法往古者,先知针经 形成了系统的针灸理论,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经络学 (1)学术成就 经络的意义、概念、循行、联系、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 络脉诊疾和切脉辨候 按经取穴和表里经互用 经络与人的生长、衰老密切相关 (2)学术影响 张仲景根据病邪表里传变提出六经辨证,病在太阳即刺阳明,使经 不传则愈;上工治未病 王叔和《脉经》提出先脉后证,再针灸 ■元代滑伯仁提出十四经学说 李时珍著述《奇经八脉考》; 刘完素分经治疮疡、王肯堂分经治眼病、郭志邃分经治痧证等 3.腧穴学 (1)学术成就 100多个穴位名称; 腧穴定位法 以痛为输和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 特定穴:五输穴、原穴、下合穴、络穴、背俞穴等; 2)学术影响 ■王叔和提出五脏病取五输与俞募配伍 ■孙思邈提出阿是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 ■王执中尤重阿是取穴:哮喘按肺俞、癫痫按风池、梦遗按肾俞、咳 嗽按膻中、痢疾按大肠俞、带下按带脉等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善用五输穴、井穴、原穴和单穴 ■李东垣《脾胃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脾 胃俱虚可用大、小巨虚治疗。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