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诗歌过关题及答案(李占清)(1)汇总.docxVIP

2017年高考诗歌过关题及答案(李占清)(1)汇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古诗鉴赏练习题(李占清)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 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A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阙题①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解】①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作者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流露了作者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作者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句说,作者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晚年就归隐于终南山边。 B?三四两句说,作者经常独自游山赏景。“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五六两句写游山之趣:沿着溪水行至尽头,还可以坐下来看白云从岩岫间生起。 七八两句中说,作者偶遇山中“林叟”,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四 耘田鼓 [注] 可朋(后蜀) 农夫田头鼓,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 愿我天公降之以雨,令桑麻熟,仓箱富,不饥不寒,上下一般足。 [注]耘田鼓:古代挂在田头树上的鼓,农忙时敲击,以激励催促农人提高劳作效率。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田头鼓”就是耘田鼓,“筵上鼓”指的是王公贵族筵宴上饮酒作乐时所击之鼓。 诗人真诚地祈愿天公降下甘霖,使桑麻成熟,粮食满仓,百姓们不再挨饿受冻。 C ?最后一句“上下一般足”,意思是王孙贵族能够与普通百姓同甘共苦,知足常乐。 D?本诗语言质朴平易,感情深沉强烈,揭露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有很强的感染力。 五 闻笛 (唐)张巡① 岧峣②试一临,虏骑附城③阴。不辨风尘色,安知天地心? 营开边月近,战苦阵云深。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注:①张巡:“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亲率将士共守睢阳,后战死。②岧峣 (ti co ydo):高峻。③城:指睢阳城。 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第二句既指明安禄山叛乱的不义性质,也写出军情的紧迫。 尾联与首联遥相呼应,写明了作者是在更楼之上登高瞭望敌情。 C ?本诗既是战乱时代的艺术展现,又是作者不朽人格的光辉写照。 D.全诗语言平易,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思乡情怀。 六 一剪梅?袁州解印 刘克庄①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②,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注释]①刘克庄:宋代词人。公元1237年春,词人赴袁州任职,数月后,即因火灾被 劾罢官,词人对此心有不平,因作此诗。②岳、知宫:官职名。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陌上行人怪府公”一句,借路上行人对词人匆匆离职的惊怪、不解,从侧面表现 了词人内心的不平。 二、三句写行人猜测词人被罢官的原因,只当他是因写诗文而获罪,表明词人在任 期间并非为政有失。 C?“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两句,写词人罢官后整日玩耍、安睡,表现了摆脱公务烦 扰之后的闲适惬意。 D?这首词借路上行人与词人之间的问答,抒写了词人罢官后的心境,构思巧妙,语言 口语化,意蕴丰富。 秋晚登城北门 陆游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①秋。 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②。 注:①杜陵:本指长安,此处借指汴京。②梁州: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大散关 就在此地,诗人曾在这里驻守。 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了诗人登临北城楼扶杖远眺的形象, 下句展现了诗人见 西风卷地而触目伤怀的情景。 颔联写诗人在北城头远远地看见从大散关传来的烽烟, 两行南飞的鸿雁把秋意带到 了诗人日夜怀念的杜陵。 C?颈联以形传神,“搔首” “倚楼”这两个动作,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烦乱不 安又怅然无奈的情绪。 D.全诗感情深沉,诗人愁绪满怀,既有登临而起的悲秋之情,也怀有对山河兴废的叹 惋,还有因身世安危而生的感慨。

文档评论(0)

cooldemon06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