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里病出表 含义:病本在脏腑经络,由于正邪斗争,邪由里透达于外的病理传变过程 形成:素体正气充盛,治疗护理得当,驱邪外出,由里达表 表现:为邪有出路,病势有好转或向愈之机。 六经传变 含义:疾病的病位在六经之间的相对转移。 形式: 阴阳经传变 由阳入阴——阳气由盛而衰,多见于外感病 由轻到重的过程。 由阴出阳——正气由衰而盛,疾病由重到轻的 好转过程。 表里经传变——发生于表里相合经脉间的病位转移 即经脉表里相传。 手足经传变——病位在手经与足经之间的转移(因其相互交接)。 三焦传变 顺传:上下相传 (上中下三焦传) 由上而下——肺卫受邪传至脾胃肝肾。病由 轻而重,或恶化。 由下而上——脾胃受邪,正确治疗后气化由 肺出。好转、向愈之兆。 逆传:邪由肺卫直传厥阴心包。病势趋恶化。 卫气营血传变 顺传多为渐传 卫分——温病初期阶段,病在肺卫 气分——温病中期,病在肺、胃、肠、胆、脾 营分——温邪深入里,温病严重阶段,病在心与心包。 血分——温病的晚期,病在心、肝、肾 温病四个病理阶段,若病由营血出卫气,则由重转轻。 逆传——多为暴发形成——邪入卫分后,不经气分而直接深入营血分。 感 谢 聆 听 更多模板请关注: 虚的病机 2.虚实变化 (1)虚实错杂 ? 虚中夹实——如脾虚所致水肿 ? 实中夹虚——如邪热炽盛灼津所致气阴两伤证 (2)虚实转化 ? 由虚转实 ? 由实转虚 (3)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 真实假虚 (二)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二、阴阳失调 阴阳失调: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态。 (一)阴阳偏胜 1、阳偏胜 概念:阳邪偏盛,机能亢奋,机体反应性增强的病理状态。 特点: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 形成:感受温热阳邪,阴邪化热,五志化火,气滞、血瘀、食积等化热。 病机:阳邪亢盛,机能亢奋,临床表现出一系列阳热亢盛之证。 临床表现:阳盛则热:壮热、面红目赤。 热则伤津,“阳盛则阴病”:口渴尿少。 2、阴偏胜 概念:阴邪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特点: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 形成: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 病机:寒滞中阻,阳不制阴而致阴寒内盛。 临床表现: 阴盛:恶寒、寒战、脘腹冷痛,拒按,吐泻物清冷。 “阴盛则阳病”:见畏寒肢冷。 (二)阴阳偏衰 1、阳偏衰 概念:阳气偏衰、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阳气虚损不能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形成: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 久病损伤 表现: 畏寒肢冷,面色白无光,喜静倦卧神疲,溲清便溏,舌淡苔白 (二)阴阳偏衰 2、阴偏衰 概念: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病机特点:阴液不足和滋养、宁静功能减退,阳气相对亢奋的虚热证。 形成:阳邪伤阴 五志化火伤阴 久病耗伤阴液。 表现: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 阴虚以肺、肝、肾为主。 (三)阴阳互损 概念: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 方,形成阴阳两虚 。 1、阴损及阳 阴虚的基础上导致阳虚,形成阴阳两虚。 阴虚症状为主: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兼有阳虚之象:溲清便溏。 2、阳损及阴 阳虚的基础上导致阴虚,形成阴阳两虚。 阳虚症状为主: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兼有阴虚之象: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四)阴阳格拒 概念:阴或阳一方偏盛至极,壅遏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 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而出现真寒假热或真热 假寒之证。 包括:阴盛格阳,简称格阳。 阳盛格阴,简称格阴。 1、阴盛格阳 概念:阴寒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真寒假热” 性病理变化。 阴盛于内—内真寒: 四肢厥泠,面色苍白。 格阳于外—外假热: 身热(欲衣被) 口渴(不欲饮) 面红(非正常,戴阳,面红如妆, 游移不定) 戴阳:阴阳上下格拒,下元虚寒,真阳浮越于上之病理状态。 2、阳盛格阴 概念:阳热盛极于内,格拒阴气浮越于外的真热假寒性 病理变化。 表现: 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毛细管柱法检查甲醇量 毛细管柱法检查甲醇量.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色谱法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色谱法.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农药残留量测定-质谱法 农药残留量测定-质谱法.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配位滴定法测定含量 配位滴定法测定含量.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其他剂型的重(装)量差异检查 其他剂型-重(装)量差异检查法.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分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分.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鉴别中药制剂 气相色谱法鉴别中药制剂.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填充柱法检查甲醇量 填充柱法检查甲醇量.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丸剂的重(装)量差异检查 丸剂-重(装)量差异检查法.ppt
- 中药制剂质量分析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 荧光法鉴别中药制剂.ppt
最近下载
- 管理会计(第2版)教学课件:第3章 变动成本法.ppt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07知识产权成文信息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2020年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背诵课文、古诗词、日积月累.docx VIP
- 暨南大学-毕业论文答辩PPT模板.ppt VIP
- 自考00058市场营销学全教材知识点汇总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3版知识产权贯标GBT29490 14采购知识产权控制程序(含表单)[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文件].docx VIP
- 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pptx
- 马扎克面板精编版.doc VIP
- 基孔肯雅热诊断和治疗方案(2025年版).pptx
- 大学学习委员竞选演讲稿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