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题名称: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现 ? ? ? 学生姓名:赵辉 ? 指导教师:俞敏武 ? ? ?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 2008年2月 ? ?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设 计) 姓 名 赵辉 校外学习中心 连云港师范专科学校 学 号 906331159 证 件 号批 次 200603 层 次 业余专升本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俞敏武 课题名称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现 (初稿) 指导教师 ? 评 语 ? ? ?本文从朱自清 “寓情于景”、“寄情于事”、“情中生议”这三个方面入手来说明其散文处处体现着各种各样的感情,文章较为具体地选取了一些散文片段加以赏析,总体上虽然缺乏一定的新意,但也中规中矩,基本符合自考本科学生的论文水平。 终 稿 成 绩 : ?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浅谈朱自清散文的情感表现 作者:赵辉 摘要:朱自清散文作品以其高超艺术成就蜚声文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对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用是真情实感谱写的至美之音,情真意切,拨动了读者心弦,溶化了读者情感。在他散文中有着对至高至善美的追求,有着对一切美的体味、审思,给人强烈的审美体验。朱自清的散文以情见长,他认为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所以他的文章洋溢着各种情感的流动。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情感表现 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师。他认为,散文的艺术生命是情感。他的散文被人历久传诵。宋人尤袤对于阅读优秀文学作品这样描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出处)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精神世界和性格影响是深入的、全面的、持久的,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心灵的体操”。朱自清散文之所以有这么多读者,正因为他的散文陶冶了人的情感,美化了人的心灵。这里,有对儿女(如《儿女》)、对妻子(如《给亡妇》)、对父亲(如《背影》)的一份亲情,有对朋友的关爱(如《白采》、《我所见过的叶圣陶》),对故乡的思念(如《说扬州》、《扬州的夏日》),有满腔的爱国热情,还有控诉黑暗社会的罪恶(如《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值——七毛钱》等)。这种发自肺腑的情感,无论是记述家人、忆念亲人,还是议论社会、抨击现实,都是那么诚挚,那么动人。 一、寓情于景 他善于把写景和抒情结合起来,情景交融,产生了诗情画意的效果,景物描写细腻且富有浓厚的感情。但虽是情景交融,可写法却又不局限于一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或以景衬情。《温州的踪迹》,《绿》虽是一篇写景散文,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他对祖国山水的一片“至情”融于对梅雨潭景物的细致刻画之中,“溶景入情”,情景交融,使景物既写得细腻生动,又具有绵密深厚、真挚清幽的情致,抒写出“作者心灵的歌声”,从而使全文充满着诗情画意。同时,作者这种情感的抒发并不像奔腾的长江大河,一泄千里,直抒胸臆,而是在构思上采用了欲擒故纵,欲抑先扬的笔法。先以“惊诧”一词道出对梅雨潭的绿的总体感受,也象征着作者要追捉、探究梅雨潭胜景的内在驱力。然后,通过拟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梅雨潭周围环境的立体画卷。 在《绿》一文中,作者还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将读者带入如诗似画般的艺术境界,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真挚充沛地情感,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绿》写于1924年2月,当时夫妻生活美满、甜蜜,又有儿女绕膝相伴,朱自清的心情可谓如浴春风。于是,当他“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他发现梅雨潭的美和诗意,并且捕捉到了“绿”这个突出特征。面对着那汪汪的碧水,作者心醉神迷,如痴如醉,激荡的情思在心中涌动,化作神来之笔倾泻而出。在作者笔下,我们可以想象出那绿色的量感和风致以及潭水的面积之大。“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必是清风拂过,水面涟漪起伏的情状,“像跳动的初恋的少女的心”,想来是形容潭水摆荡的轻柔。而用“明油”、“鸡蛋清”、“皮肤”比喻水光,不仅写出了水色的明亮,更使人想象到它的“滑”、“软”、“嫩”的质感,令读者不禁也想伸手去触摸它了,“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可见潭水是多么得洁净纯粹,又使人联想到了“白璧无瑕”的美好品性。这一连串的比喻,不仅不让人觉得累赘,反而能感觉到一气呵成的连贯,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写尽梅雨潭的“绿”,使人如临其境。读者不仅能获得想象中的视觉感受,还能体味到这“绿”的绰约多姿,是作者喜悦、欢快的感情,作者甚至动情地表白自己的心迹:“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摸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文档评论(0)

asd33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