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教师先进事迹.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文档仅供参考 特教教师先进事迹 篇一:特教教师先进事迹 __老师是特教学校的一名青年教师,中共党员。 1986 年南师毕业,她自愿申请来到市特教 学校,当了一名特教老师。她担任了 18 年的班主任、语文教学和聋儿语言训练工作,辛勤 地耕耘在特教战线上。她热爱特教事业,热爱残疾学生,敬业爱岗,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任劳任怨,勇挑重担,乐于奉献,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师德表现上堪为师生表率。 92 年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 97 年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学骨干, 99 年评为市学科带头人。 2000 年 通过选拔,参加了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的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并荣获优秀学员称号。 2000 年评为 __市劳动榜样。 2001 年评为市教委巾帼建功先进个人。 2003 年评为市教育系统抗击 非典优秀党员。 2004 年荣获全国榜样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西省 五一劳动奖章。 2005 年评为 __市优秀共产党员。 她工作一贯勤勤恳恳,无私奉献,有强烈的责任感。 93 年她休产假期间,所带班交给了一 位刚毕业不久的教师。新教师手语不熟, 经验不足,学生不适应新老师,和新班主任之间产 生了严峻的对立情绪,那个班滑落为学校的脏乱差班。产假期满, 上班的第一天, 老校长拉 着她的手讲:你来了就好!那个班差不多乱得不成样了。你的小孩小,学校也不缺老师,本 该照顾你的, 可那个班可能只有你能管住了。 她坚决果断地同意了任务。 她耐心地寻学生谈 心,细心地辅导学习, 繁杂琐碎的班级事物使她无法抽空回家给小孩喂奶, 顽皮的学生让她 无法按时下班。 多少次安顿好住校生, 她踏着暮色匆匆赶回家, 远远地就听见女儿撕心裂肺 的哭声, 看见母亲抱着嗷嗷待哺的女儿站在窗前期盼着。 如此的生活持续了一个月, 她感受 对女儿,对自己和母亲差不多上一种身心折磨。爱的天平上, 一边是襁褓中的女儿,一边是 正处在思想转变关键时期的 24 位学生,真是难以取舍。最后,她依旧狠下了心,给当时只 有五个月大的女儿断了乳, 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通过一年的努力, 她带的班不但扭转了班 风,而且进步非常快,被评为校先进班级。而女儿却与她越来越疏远,饿了寻奶奶,困了寻 奶奶, 连晚上睡觉也一定要躺在奶奶周围。 同在一个屋檐下, 她那个做母亲的却像是一个陌 生的阿姨,有时想抱抱女儿,女儿也不肯让她碰一下。 她一心扑在工作和学生身上, 对聋生有着一颗慈母之心。 聋校学生来自全省各地, 刚入学时 只有七、八岁。 学生年幼自理能力差,她就到学生宿舍帮他们整理衣被,把他们换下的脏衣 脏鞋和床单被套带回家洗干净、缝补好。学生病了,她就带着去医院看病、打针。在她的抽 屉里, 学生的病历也像作业本似的有厚厚的一叠。 遇上节假日,有住校生不能回家的, 她就 带上水果、 糕点到学校看望学生,和学生开展活动,或把学生接到自己家里。姜玲同学智力 不行,而且性格孤僻,一直不适应住校生活,稍有一点不如意,就哭泣着要寻妈妈,甚至吞 橡皮,拿小刀划伤自己。 __时刻关注和安抚着她,总把她带在周围。星期天到了,姜玲母亲 农忙,不能来接她, __就把她带回家,帮她洗头、洗澡、剪指甲。丁华同学突发阑尾炎,家 长无法即时赶到, __白天上班, 中午去医院送汤送饭,晚上陪护在病床前。 五天后家长赶来 了,拉着她得手,流下了感激的泪。 她任劳任怨,勇挑重担。 95 年,学校从北京购置了一套语训设备。学校给 __压担子,让她 一定要在聋儿语训方面干出成绩, 不愧于学校在省内聋教育龙头学校的称号。 而学生家长的 强烈期望给她的压力就更不用讲了。 她是全力以赴, 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班上共 13 位学生, 上午要紧是教学和集体语训, 下午是单训时刻。 为了保证语训质量, 她规定每位学生每天至少有 20~30 分钟的面对面单独训练时刻。 20 分钟尽管不算多, 但 13 位学生加起来就是 4 个 Word 文档仅供参考 Word 文档仅供参考 多小时。这 4 个多小时里,她是没有休息的,不停地带读,演示口型,展示发音部位,纠正学生发音。每天下来,她差不多上声音嘶哑,咽喉肿痛,超负荷的工作使她疲乏不堪,但她毫无怨言。 为关心学生学会发音, 发准音, 她总是把自己的嘴唇贴近小孩的手背, 让小孩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常常把小孩脏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脸上、鼻旁、颈项上,感 受声音的振动, 寻准发音部位; 在学习舌根音时, 她甚至让小孩的手伸进自己嘴里,触摸发 音时舌头的位置。 工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几年的训练, 她教的学生有的能和健全人正常对话, 有的可通过看话进行口语交流。 她带的班是学校的语言训练榜样班, 经常接待外省、 地、市、 县聋校教师听课。 她不但重视对聋儿

文档评论(0)

135****2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