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摘 要
自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来,化石燃料的燃烧、农业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畜牧业的
发展等人类活动造成越来越多的含氮(N )化合物被排放到大气中,导致全球大气N
沉降量不断增加。过去的半个世纪,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揭示 N 沉降对
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溶液作为土壤固相发生化学反应的介质,同时也作为土壤与植
物、水生生态系统等环境物质交换的载体,能够对环境的改变迅速做出反映,这为进
一步探究 N 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以雅安
碧峰峡湿性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 ,0 g N·m–2 ∙a– 1 ),低N (LN ,5 g
–2 – 1 –2 – 1
N·m ∙a ),高N (HN ,15 g N·m ∙a )三个处理水平,通过人为外施N 肥的方式来
模拟N 沉降,并利用负压式土壤溶液取样器对不同土层(A 层:37−45 cm,B 层:
52−60 cm )土壤溶液进行定位采集(每月一次,为期一年),并分析其化学变化,以
揭示森林不同土层土壤溶液对N 沉降的响应情况。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果:
(1)自然状态下,A 层和B 层土壤溶液DOC 年均浓度分别为12.7 mg ·L–1 和10.9
mg ·L– 1 。LN 和HN 处理显著降低A 层土壤溶液的DOC 年均浓度,降幅均为20% 。
模拟N 沉降对B 层土壤溶液DOC 年均浓度的影响不显著。模拟N 沉降对两个深度
土壤溶液的芳香化指数无显著影响,即有机质结构并未受到N 沉降增加的影响。
(2 )自然状态下,土壤溶液NH4+年均浓度分别为 0.10 mg ·L– 1 (A 层)和 0.05
mg ·L– 1 (B 层),NO3–年均浓度分别为3.94 mg·L– 1 (A 层)和4.27 mg ·L– 1 (B 层)。模
拟N 沉降显著增加各层土壤溶液NO3–浓度,LN 处理下增幅达250% (A 层)和170%
(B 层),HN 处理下增幅达690% (A 层)和630% (B 层);NH4+浓度仅在HN 处理
下显著增加,增幅达1050% (A 层)和460% (B 层)。
(3 )自然状态下,土壤溶液pH 年平均值为6.39 (A 层)和6.18 (B 层),模拟
N 沉降显著降低pH 值。模拟N 沉降对土壤溶液 Ca2+ 、Mg2+年均浓度无显著影响,
Al3+年均浓度在HN 处理下显著升高,增幅达310% (A 层)和230% (B 层)。
(4 )自然状态下,A 层和B 层土壤溶液Zn2+年均浓度分别为0.14 mg·L– 1 和0.10
mg ·L– 1;全铁离子年均浓度分别为0.60 mg·L– 1 和0.50 mg ·L– 1 。模拟N 沉降对金属离
子全铁离子及Zn2+ 的影响机制不同,N 添加显著促进土壤溶液Zn2+浓度,显著降低全
铁离子浓度。
(5 )自然状态下,A 层和B 层土壤溶液SO42–年均浓度分别为165 mg ·L– 1 和93
I
mg ·L– 1;SiO42–年均浓度分别为 11.9 mg ·L– 1 和 11.5 mg ·L– 1 。模拟N 沉降显著抑制A
层土壤溶液的SO42–浓度;B 层土壤溶液SO42–浓度及两土层深度的SiO42–浓度均不随
N 沉降的增加而变化。
– 1 – 1
(6 )自然状态下,土壤溶液电导率年平均值为198 μs·cm (A 层)和126 μs·cm
(B 层),氧化还原电位年平均值为249 mV (A 层)和276 mV (B 层)。两个土壤层
的电导率及氧化还原电位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均在3 至7 月较高,模拟N 沉降显著
增加土壤溶液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
关键词:氮沉降;常绿阔叶林;土壤溶液;化学特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烤烟新品系09011在广元烟区的生态适应性评价.pdf
- 空怀期、妊娠期云南半细毛羊能量需要量的研究.pdf
- 枯草芽孢杆菌HH2对大熊猫离体粪便菌群及犬肠道菌群多样性的研究.pdf
- 矿山生态型水蓼氮素吸收特性研究.pdf
- 蓝色小麦多酚体外生理活性及加工稳定性研究.pdf
- 利用CRISPR_Cas9技术编辑Pi21和D3基因改良水稻抗性和株型的研究.pdf
- 利用OsMADS57改善稻瘟病抗性和芽孢杆菌Bam22对油菜根肿病的研究.pdf
- 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犬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例中的应用.pdf
- 两种卷叶象甲卷叶行为及种群动态差异分析.pdf
- 林麝源肺炎克雷伯氏菌GPKP基因kp05372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