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美术 风俗奇趣 民俗-除夕.docVIP

中国传统泥塑工艺美术 风俗奇趣 民俗-除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项目:老北京风情泥塑 类别:传统美术-泥塑 地区:北京 老北京民俗——除夕 旧历的腊月三十为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儿,北京人历来将这一天视为正式的年禧。辞旧迎新的主要庆典都集中在这一天,几天辛苦的准备也就为这一天。 人们为点缀节日气氛,一早起来,人们就开始打扮,老人、孩子们穿上新衣裳,妇女们带上象征吉祥如意的头花,老年妇女的头上带上绒石榴花,门前贴上春联。院内摆上“喜神”、“财神”、“福神”的天地桌,待子时接神时用。 三十这一天北京人有讲究(忌讳),不许串门,尤其是晚上。出嫁女儿不能回娘家,这叫不看娘家灯,怕招惹晦气。 一切准备就绪,准备迎接新的一年。 太阳刚刚落山,揭开了过年的大幕。首先是全家祭祖,在供桌堂前施礼敬拜,然后一通鞭炮开始吃团圆饭,这便是家家户户最为热闹、最为快乐的时候。 除夕的年夜饭,应该是各家各户最为丰盛、最有意义的一顿晚饭。过去,北京人把这顿饭还称之为“年饭、合家欢、分岁饭、团圆饭”。根据习俗忌讳,全家人聚齐后关起门来吃团圆饭,这叫“散福”,外人是不能参加的。这顿饭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参加,如外出赶不回来的,也要留座位、放碗筷、酒杯,象征全家团圆(见图1除夕宴)。 年夜饭的菜肴即丰盛又有讲究和寓意,餐桌上必须要有的:“公鸡、鱼象征吉庆有余”,吃鱼还有一个讲究,不能吃干净,剩鱼头和鱼尾过十二点以后再吃,这叫“连年有鱼(余)。(见图2年夜饭有鱼) 丰盛的年夜饭,阖家团聚,彼此相互的祝福。人们享受着快乐,一切烦恼都丢在脑后。不会喝酒或着小孩儿,也要多少尝一点酒这叫“长长久久”。 全家人把芝麻秸铺在地上踩,发出“咔咔”的响声这叫“踩岁(鬼祟)”,把过去的不顺都踩在脚下,祈盼来年幸福生活节节高。松树枝上挂上纸叠的金银元宝,插在桌上的瓷瓶内,寓意来年发财。这一夜是不熄灭灯的,是一种对幸福生活的盼望。 饭后到子夜接财神之前是不能睡觉的,老人和孩子都要守岁,守岁有两种含 义,老人守岁是有珍惜时光之意,孩子守岁是为父母健康长寿尽孝道,中年守岁是祝全家人平安幸福。 主妇们开始包饺子,包好的饺子放在盖帘上,再压上黄钱纸(这怕仙儿盗走),待子时享用。 这一夜是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子时一到迎来了新的一年,“天增岁月人增寿,富满乾坤福满堂”。此时达到春节庆典的高潮。家庭成员之间彼此行礼互拜,晚辈给长辈鞠躬拜年,同辈男人们行拱手礼,女人们道万福、蹲安礼,说的都是吉祥如意话儿;孩子们最为高兴,给长辈磕完头能得到压岁钱,(压岁钱的寓意是:老人给孩子钱是压住老人的岁数越来越年轻)屋外鞭炮响起。 主妇将一盆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北京人把饺子叫元宝食,象征着新的一年大发财,财源滚滚(见图3 除夕饺子)。 除夕的饺子与平时的饺子大不相同,讲究较多;饺子应该是素馅,芹菜馅寓意“勤劳”,白菜馅寓意“百财”,其实主要也有敬神之意。还要包几个放铜钱的饺子,谁吃到寓意有福气。包饺子和煮饺子的时候也有忌讳,饺子不能掉地上这叫不走运;包好饺子后不能说“完”了和“少”了,有不富裕之意;煮饺子时如果煮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了”、“挣了”。这可不是迷信,老北京人有这样一句话:“过年吗!谁不吃顿饺子,图得就是个吉利”。 新年的首件大事就是点旺火“接神”。传说“喜神”、“财神”、“福神”等初一时“五更”要回来与各家共渡春节,男主人率儿孙点燃火塔后,在供桌前磕头叩拜以示接神。这时千万不要忘了一家之主“灶王爷”,腊月二十三送得今儿也该回来了,将节前请来的灶王爷像,贴在灶房的龛中,灶王爷就安顿下来了。(见图4财神) 除夕守岁还有一项内容,等待“送财神爷”的,“送财神爷”的差事一般是贫寒家孩子的临时生意,低价趸来的“财神爷”像,串胡同挨门声称:“送财神爷来喽”,每送必接一夜能接好几拨,虽然非祭祀那样的隆重,只为应时应景,图的也是吉利。 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传统泥塑工艺项目建设小组 2015年3月于北京 注:根据资源库建设“老北京风情泥塑”考察小组采访资料编辑整理。 编写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刘德欣 参考资料来源: 北京《泥水坊》个人泥塑工作室 吴德寅 “旧京风情”个人泥塑博物馆 参考文献: 吴德寅 吴一凡著,老北京风情泥塑[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1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