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docx

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朱思青).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 省卷分析答题技巧 惠州市第五中学 朱思青手机 惠州市第五中学 朱思青 手机Q Q 995441794邮箱 huizhouzhusiqi ng@163.com Q Q 995441794 第一部分2013年广东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试卷结构 试卷题型题量: 共28 共28题56分。 共1题8分。 共1题10分。 共1题12分。 共1题14分。 第二大题:简答题 第三大题:辨析题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 第五大题:综合探究题 考点覆盖分值: 题型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小计 题 号 考点 分 值 题 号 考点 分 值 题 号 考点 分 值 考点 分值 1 2调控情绪 2 10 18孝敬父母 2 20 45为人服务 2 单项 2 3挫折成功 2 11 24竞争合作 2 21 46宪法 2 选择 3 7生命价值 2 12 25诚实诚信 2 22 38压力焦虑 2 29 56 题 4 10、11好奇 心、分辨是非 2 13 27人格平等 2 23 44承担责任 2 5 9自立自信 2 14 28学会宽容 2 24 50经济制度 2 6 15犯罪特征 2 15 31权利义务 2 25 51政治制度 2 7 14违法分类 2 17 33人身权利 2 26 54科技创新 2 8 16未成年人 犯罪 2 18 36智力成果 2 27 60民族团结 2 9 17维权方式 2 19 32受教育权 2 28 61中国国际 形象 2 1 6 13特殊保护 2 简答 题 29 48监督权利 8 1 8 辨析 题 30 37消费者维 权 1 0 1 10 分析 说明 题 31 56、57、58 资源环境 12 3 12 综合 探究 题 32 29、30文化 多样华传统 文化 7 32 45热心公益 1 7 14 59艰苦创业 2 28与人为善 2 40民族自豪 感 1 18孝敬父母 1 小计 1 11/62 2 12 14/62=22.6 3 12 16/62 42 38/6 100 0 =17.7% 0 % 8 =25.8% 2=6 1.3% 已考考点:38个,占考纲62个考点61.3% 。 附:未考考点:24个,占考纲62个考点38.7% 。 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体会青春期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 冲动,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4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积极接纳自我。 5 认识生命形态的多样性,理解人类生命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 6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 8 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12 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9 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调适“逆反”心理,增强与家人共创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识和能力。 20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冋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 命成长的意义。 21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冋龄人交往,建立冋学间的真诚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冋学之间的交 往与友谊,把握尺度与原则。 22 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 师的感情。 23 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 社会价值。 26 学会换位思考 34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35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39 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并发挥积极作用。有团队意识 和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41 理解遵守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42 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 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43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 47 知道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49 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52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的现状。 55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知道实行计划生 育的目的。 62 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试题特点 一、 试题考查知识内容覆盖面广,考点分布科学,有利老师复习备考。 二、 试题突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探究性,落实课程标准理念。 二、 试题体现鲜活化、本土化、生活化,传递社会正能量。 三、 试题注重开放性和创新性,着力培养创新思维。 四、 试题图文并茂,卷面生动活泼,调节学生考试心情。 值得商榷地方 一、考试大纲修订不够认真,不够严肃。 二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