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历史细节,丰满人物形象.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注历史细节,丰满人物形象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案例小结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附属中学 冯空 fengkongsky@ 摘要: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教学内容用两位历史伟人的活动贯穿起来,毛泽东突出外交 战略家的风范,周恩来重点展现外交实践者、拓展者的智慧,以史实为支撑,精心的运 用地图细节,大胆的史料选择与拓展,经典的图片展示,还原历史细节,丰满人物形象, 以鲜活的人物活动承载历史,以达到历史教育的多元目的,并以此纪念周恩来、毛泽东 逝世 37 周年,周恩来诞辰 115 周年。 关键词:历史细节 地图 史料 图片 毛泽东 周恩来 一、学前调查 2012 年 11 月,我们准备一节研究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这是一节有难度的 课,涉及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环境,外交方针、政策,外交成就,和两位伟人毛泽东、 周恩来的历史活动。通过学前调查,我们发现,66.67%的高一学生喜欢外交,但是,能 够了解建国初期外交环境的学生仅 16.67%,60%左右的学生完全不知道当时的外交政策、 方针和原则。毛泽东、周恩来两位历史伟人在学生中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但能够了解 他们对新中国外交贡献的不足 30%,学生中甚至有人认为毛泽东不是外交家,对周恩来 的认识也只限于网上收集的一些小故事。有的同学预习教材,由于课本言简意赅,高度 凝练、概括,阅历甚浅的学生既感受不到历史的复杂,也品位不出历史的智慧,更不能 发自内心的产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定位 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历史教育的德育优势呢?我们把《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的教学内 容通过两位历史伟人的活动贯穿起来,毛泽东突出外交战略家的风范,周恩来重点展现 外交实践者、拓展者的智慧,以史实为支撑,还原历史细节,丰满人物形象,以鲜活的 人物活动承载历史,以达到历史教育的多元 目的,并以此纪念周恩来、毛泽东逝世35 周 年。 三、教学细节设计 (一)地图细节设计 1、《美苏“冷战”对峙形势》图一① (1)根据地图标题和图例,结合所学,得 1 图一 出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是什么? (2 )新中国急需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渴望和平的国际环境。国际总体形势:资本 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三股力量,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 对立和激烈斗争。给中国提出一个问题:中国怎么办? (3 )当时,我们可以和美国成为好朋友吗? 复习美国在二战以来对中国的政策: 学生: A 、意识形态; B 、抗战胜利后——扶蒋反共; C、新中国成立时:美对华政策:孤立。 教师补充:10 月 3 日美国公开发表声明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为中国合法政府。1950 年以后,美国对华政策逐渐强硬。因:《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断绝了美国离间中苏关 系的幻想;美国从全球战略考虑,力图保住台湾;1950 年 6 月,朝鲜战争爆发。故中美 不可能站在一起。 (4 )我们和苏联的关系 学生:A 、苏联和中共的传统友谊; B 、意识形态(是当时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国家利益才是决定因素。) 教师补充:(1)苏联对中国的政策有一个转变的过 程。由支蒋抑共(维护雅尔塔体系)到支持中共、全面 合作(因冷战格局的形成)。故中国如果要选择的话,只 有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毛泽东早在 1946 年会见美国记者斯诺时,就准确把 握国际局势,发表了关于世界三股力量,两强相争,和

文档评论(0)

152****77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