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从一个新视角审视次贷危机.pdf

(危机管理)从一个新视角审视次贷危机.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危机管理)从一个新视 角审视次贷危机 从一个新视角审视次贷危机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一席谈 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次贷危机的成因,国 际会计准则有没有值得研究的地方?有就是说,国际会计准则有没有 缺陷? 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李利明 前不久,工商银行公布了 2008 年上半年度的业绩报告,工行以 648.79 亿元 人民币净利润成为全球盈利最多的银行。国际投资机构的分析师们普遍认为,工 行之所以能有这份成绩单,除了得益于其各项业务发展良好之外,也归因于在全 球一些著名大银行深受次贷危机之苦时,工行基本未受到什么拖累和影响。 当次贷风波乍起,事态还远未像后来那么严重时,工行一方面对仅有的12 亿美元次贷债券(Subprime )采取了 “暂不出手,增提拨备”的策略,一方面却 对当时市场表现尚可的 “ALT-A”债券、 “Jumbo”债券和 “两房”(房利美、房 地美)债券等其他一些美元债券大幅减持,仅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出售了几十亿美 元。同时,工行用这部分资金对美国国债和美国政府机构债券进行了波段操作, 获取的收入基本覆盖了处置有关债券的损失。截至今年 6 月底,工行一共持有的 次贷债券、 “ALT-A”债券和 “两房”债券等仅为其总资产的 0.3% 。因此,工行 基本没有在这场波及全球的 “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动荡”中遭受什么 损失,从而继续保持了令世界著名银行艳羡的高成长性。 当记者就此向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表示祝贺时,他很冷静地说: “现在 回过头来看,我们一方面为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决策正确而高兴。当时国 际市场对各类美元债券的看法并不太一致,甚至还有增持的,记得在研究权衡这 个问题时,姜建清董事长对我说过一句话, ‘这个时候,现金为王’,我们抓住 机遇对外汇债券投资做了倒仓处理,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头的。另一方面我们也 为工行国际化程度还不高、融入全球金融市场的程度还不深而感到有点侥幸。工 商银行外汇债券投资总额毕竟还不大。你的房子没有盖在地震重灾区,地震后房 屋受损程度当然就要轻得多,但这还无法证明你房屋建筑质量究竟如何。” 杨凯生认为应该对这次危机的成因、教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进行深入的思考 和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应简单化,切忌片面性。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 杨凯生从多个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关于从国际会计准则缺陷的视角进行分 析和只有加快金融创新才能更好抵御风险的观点令记者感到颇有新意。现整理如 下,以飨读者。 要注意国际会计准则的顺周期效应 经济观察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多来,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一波接着一 波,前景黯淡。最近美国政府刚下决心出资接管了房利美和房地美,而雷曼和美 林公司又陷入了垮台或被人收购的境地,这说明情况确实依然比较严重。这一年 来,各界对于危机的成因有着不同说法和分析,在众多的说法中,你认为哪种说 法更有说服力? 杨凯生:这一年多来,国际国内金融界、理论界,包括监管机构和众多媒体, 对于这场波及全球的次贷危机的成因有种种分析。例如,有人说是美国前些年连 续的低利率政策出了问题,过度刺激了消费和投资,造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 沫;有人说是美国的一些商业银行和房屋贷款机构有问题,他们违反了信贷的一 条基本原则,就是把钱借给了还不起钱的人;有人说是次级房贷的证券化,尤其 是多层链接的金融衍生品,例如 CDO ,甚至还出现了CDO 的平方,这些投资工具 有问题,这些金融产品的风险并没有真正被很多金融机构理解和掌握;也有人说 是债券信用评级机构有问题,他们为了从评级委托人那儿赚更多的钱,有意无意 地提高了债券投资评级,误导了投资者;也有人说美国包括全球投资银行的激励 机制都有问题,这种不合理的机制导致交易人员在债券投资交易时往往只关注当 期收益,忽略风险;也有人说是美国金融监管出了问题,素以监管严密有效著称 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其实疏漏不小,尤其是对投资银行的监管;也有人说是银行 业的混业经营有问题,美国 1999 年终止了实施多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取而代之的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摒弃了分业经营的监管思路。有人质疑 正是这种改变孕育了这一场危机;甚至更有人认为是美国人的消费文化和生活理 念有问题,美国人热衷透支消费与东方人崇尚储蓄的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这场次贷 风波的重要原因,等等,等等。我认为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都从某个侧面 剖析了这场危机产生

文档评论(0)

177****1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