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学:药疹.ppt

  1.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临床表现(续) (十一)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 DHS, DRESS) 1.抗癫痫药、磺胺类药、别嘌呤醇等 2.潜伏期长,多为2-6周 3.起病急, 病情重 4.高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器官受累、血液学异常 5.头面肿胀,红皮病样 五、诊 断 (一)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用药史; 2.有一定的潜伏期; 3.皮疹突然发生,多对称分布,进展快,色鲜 红,有瘙痒感,全身症状轻; 4.根据过去服药史,有无药物过敏史; 5.排除其他疾病。 (二)诊断试验: 1.体内试验-----特异 ⑴皮肤试验 (划破试验、皮内试验、点刺试验、斑贴试 验等) ⑵药物激发试验 2.体外试验-----安全 有嗜硷性粒细胞脱颗粒试验、体外淋巴细胞转化试 验、皮肤窗试验等。 五、诊 断(续) 六、治 疗 1.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物及结构近似药 物,多饮水以加速致敏药物的排出, 注意交叉过敏或多价过敏。 2.轻型药疹的治疗: 停用致敏药物后,皮损多迅速消退; 一般给予抗组胺剂、维生素C等; 必要时口服中等剂量泼尼松(30-60mg/d) 皮损消退后逐渐减量以至停药; 局部可用粉剂或保持清洁、干燥。 六、治 疗(续) 3.重型药疹的治疗 及早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氢化可的松200-400mg 静滴,每天一次。 地塞米松10mg/d (分两次静滴)。待体温下降,皮疹颜色减淡,无新疹发 生, 症状缓解后可逐渐减量,并逐步换用口服剂。 加强支持疗法 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注意纠正低蛋白血症,必要时输血 六、治 疗(续) 4.注意预防和治疗合并症 若有继发感染---酌情选用与致敏药物无关的抗生素; 伴发肝损害---加强保肝治疗,输入葡萄糖液,补充多种 维生素,必要时给予能量合剂; 伴发肾损害---利尿、保护肾功能; 若有粒细胞降低、贫血---少量多次输血; 注意保护眼睛,清洁口腔,加强护理,注意病室温暖、清洁 六、治 疗(续) 5.局部治疗 应用无刺激性、具有保护性、有一定收敛、消 炎作用的药物,根据皮损情况选用相应的外用 药剂型。 六、治 疗(续) 七、预 防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避免使用已知过敏的药物; 尽量选用致敏性低的药物,注意复方制剂中是  否含有已知的过敏药物。治疗中注意药疹的  早期症状,及时处理; 应用青霉素、血清、普鲁卡因等药物前应做皮  试,皮试前应备有急救药物; 已确诊为药疹者,应将致敏药物记入病历并嘱 病人牢记,就诊时告诉医生勿用该药。 思考题 1.药疹指的是服用药物后引起的皮肤的炎症性改变(?, ?) 2.重症药疹有: 3.重症药疹的治疗原则: (1)停用致敏药物 (2)尽早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3)防治并发症 (4)支持治疗,加强护理,合理使用局部治疗 (5)以上全对 药 疹 drug eruption 药物的作用 有效性 药物反应 一、定 义 亦名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 由药物引起的非治疗性反应,统称为药物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药疹仅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二、病 因 个体因素(体质、敏感性、酶的缺陷) 药物因素(任何药物都有可能) 临床上常见引起药疹的药物 抗生素类:以青霉素、链霉素最多,其次是 氨苄青霉素、头孢类、氯霉素等 磺胺类: 复方新诺明 解热镇痛类:主要成分大多是阿司匹林、氨基 比林、非那西丁等,其中以吡唑 酮类和水杨酸类的发病率最多, 保泰松引起的药疹也很常见。 催眠药、镇静药与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眠 尔通、泰尔登、苯 妥因纳等 异种血清制剂及疫苗等:如破伤风抗毒素 中药:单味药引起药疹的如葛根、板蓝根、丹 参,成药有六神丸、牛黄解毒片等。 临床上常见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