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科3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渴病中医诊疗方案 1. 概述 消渴病(糖尿病 BNV060 E14.901 )是胰 岛素分泌缺陷或 / 和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的一 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显著高 血糖的症状有多尿、烦渴、多食及体重减轻。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 《糖尿 病中医防治指南》( ZYYXH/T3.1-3.15-2007 ) 多饮、多食、多尿、体型消瘦,或尿糖增 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据。有的患 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 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肥胖,以及伴发肺痨、 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 应考虑消渴病的可能。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①阴虚热盛证 症状:咽干口燥,心烦畏热;渴喜冷饮, 多食易饥,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细滑数,或 细弦数。 ②湿热困脾证 症状:胸脘腹胀,或食后饱满, 头身困重; 体形肥胖,心胸烦闷,四肢倦怠,小便黄赤, 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 ③气阴两虚证 症状:咽干口燥,倦怠乏力;多食易饥, 口渴喜饮,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 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 力,或细而弦。 ④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症状:神疲乏力,咽干口燥,腰膝酸冷, 或手足畏寒、夜尿频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 自汗易感,气短懒言,颜面肢体浮肿,尿多浊 沫,或小便量多,男子阳痿,女子性欲淡漠, 大便干稀不调。舌体胖大,有齿痕,脉沉细无 力。 ⑤血瘀脉络证 症状:胸痛,胁痛,腰痛,背痛,部位固 定,或为刺痛,肢体麻木,疼痛夜甚;肌肤甲 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健忘心悸,心烦失 眠。舌质暗,有瘀斑,舌下脉络青紫纡曲,脉 弦,或沉而涩。 2.3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 会《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07 年)  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 11.1mmol/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 7.0mmol/L 或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中, 2h 血浆葡萄 糖≥ 11.1mmol/L 以上三条,具备其中一条,并经另一天复 查可确诊。 3. 中医辨证治疗 3.1 阴虚热盛证 治法:养阴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白虎汤、消渴方加减。生石膏,知 母,生地,麦冬,天花粉,黄连,黄芩。 加减:口渴引饮无度者,加五味子,石斛 以甘酸化阴,加强生津止渴之效;大便秘结者 加大黄以荡涤肠胃,消热泻火;倦怠乏力,渴 而汗出者加人参以益气敛寒,生津止渴。 3.2 湿热困脾证 治法:益气健脾,清热祛湿。 方药:平胃散、黄连温胆汤加减。苍术, 茯苓,半夏,陈皮,枳实,黄连,栀子,厚朴。 加减:小便黄赤者加黄柏泄下焦实火;心 烦者加竹叶清热除烦;胸闷纳呆者加瓜蒌、藿 香、佩兰,以芳香化浊,理气宽中。 3.3 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生脉散加减。太子参,麦冬,五味 子,黄芪,生地,玉竹。 加减:口渴多饮甚者加黄精、天花粉;气 短、乏力甚者加白术、茯苓;心悸失眠者加酸 枣仁、柏子仁;汗出淋漓者加浮小麦、煅龙牡。 3.4 阴阳两虚,血瘀水停证 治法:滋阴温阳、活血利水。 方药:右归饮加减。熟地,山萸肉,丹皮, 泽泻,枸杞,附子,肉桂,茯苓,龟板,杜仲。 加减:小便频数而量多者加桑螵蛸、覆盆 子,以补肾化气,收涩缩尿;遗精早泄加金樱 子、芡实以固涩;浮肿尿少者加车前子、大腹 皮、桑白皮等以利水消肿。 3.5 血瘀脉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当归尾,川芎, 黄芪,桃仁,红花,地龙,赤芍。 加减:肢体麻木、疼痛甚者加桑枝、桂枝 以温通脉络;胸痛甚者加丹参、檀香以活血行 气止痛;腰痛甚者加牛膝、川断以补肾壮骨、 活血止痛。 特色疗法:电脑糖尿病治疗,每日一次,每次 30 分钟。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 候积分减少≥ 70%;空腹血糖及餐后 2 小时血糖 下降至正常范围,或空腹血糖及餐后 2 小时血 糖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 40%,糖化血红蛋白值下 降至 6.7%以下,或下降超过治疗前的 3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 候积分减少≥ 30%;空腹血糖及餐后 2 小时血糖 下降超过治疗前的 20%,但未达到显效标准, 糖 化血红蛋白值下降超过治疗前的 10%,但未达到 显效标准。 无效:空腹血糖及餐后 2 小时血糖无下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糖化血红蛋白值无下 降,或下降未达到有效标准。 入院标准:①新发现的 1 型糖尿病患者;②初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③血糖忽高忽低病情波动大或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者;④合并糖尿病肾病、周围神经病变、眼病、糖尿病足、感染时;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出院标准:达到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有效标准者。 消渴病痹症中医诊疗方案 概述 渴 病 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明天会更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