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杠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杠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凤初中 石克建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 阻力臂。 2、能对杠杆进行分类,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3、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 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 二、教学重点: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三、教学难点: 画杠杆的力臂 四、教学方法: 1、以学生对杠杆的感性认识为基础,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 活情境,引领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生活中不同类型杠杆的共同特征, 抽象出杠杆的物理模型。 2、实验探究教学法 五、学法指导: 1、生活情境下的归纳学习法 2、问题引领下的实验探究学习法 六、教学过程 (一)、感知杠杆、认识杠杆 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工具: 1、用来撬动重物的撬棒 2、起瓶盖的起子 3、用来起木头内钉子的羊角锤 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这 些工具使用时的共同点: 1、在力的作用下都不会弯曲变形,是一根硬棒。 2、在力的作用下都能绕一个固定点转动。 3、都有使硬棒发生转动的动力和阻碍硬棒转动的阻力。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分析、概括,最后抽象出杠杆这一物理模型, 形成杠杆的概念。然后引领学生认识杠杆的五个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2 动力臂:从支点0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I 1 阻力臂:从支点0到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丨2 引领学生画出使用撬棒、天平、羊角锤时的力臂,加深学生对力 臂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 、生活中的杠杆 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之后, 再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利用杠杆原 理的工具,开启瓶盖的起子、夹取煤球的火钳子、夹碎核桃外売的夹 子、、赛艇的船桨、人体的上臂等,以加深学生对杠杆本质特征的认 识。并引领学生按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对杠杆进行分类, 学生 利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不难对杠杆进行分类,即: li>I2省力杠杆 省力费距离 liV I2费力杠杆费力省距离 I 1= I 2等臂杠杆 引领学生进行分析: 人们为了满足自己不同的需要, 会选择不同 类型的杠杆。让学生体会到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 “从物理走向生活” 的理念。 (三) 、杠杆平衡条件 [问题引领] 为什么当 I 1>I 2时,杠杆会省力,而当 I 1VI 2时, 杠杆会费力呢?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同学位们进一步探究杠杆的 平衡条件。 [ 讲解 ] 杠杆平衡: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 说杠杆平衡了。 [问题引领]请同学们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前两个教学环节的实施,引领学生 进行猜想: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可能与力、动力臂和阻力和阻力臂的 大小有关。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 调节杠杆的平衡 (1) 使杠杆重对杠杆的平衡不产生影响, (2) 实验时的作用:便于测出力臂 2、 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教学环节一: 由于影响杠杆平衡受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因素的影 响,为了激发学生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适当降低实验探究的 难度,循序渐近地开展演示实验教学,在演示进行前三次探究实验中 采取了控制变量法,即采取了控制动力、动力臂不变,只探究阻力与 阻力臂之间的关系,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发现动力与动力臂之间的成反 比例的关系。 教学环节二: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杠杆平衡条件后,引领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 理解,随意改变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处于平 衡状态,并把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教学环节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最终得出结 论: 动力x动力臂=阻力x阻力臂 或写为 F ix 11 = F2X 12 教学环节四:引领学生理解省力杠杆省力和费力杠杆费力的原 因,加深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 教学环节五:例题讲解与练习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unpengch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